法律知识

违约造成损失怎么界定

2020-11-10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合同关系中,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会对合同当事人的利益产生很大的损害。当违约发生后不仅会对当事人造成合同范围内的损失,实际还应包括合同履行后当事人可得到的预期利益,那么违约造成损失怎么界定?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违约造成损失怎么界定

  1、根据法律对合同违约损失的界定范围

  《合同法》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并规定可得利益(预期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而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益所支付的费用和必须缴纳的税收。

  可得利益(预期利益)主要有两种,一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取得对方交付的财产基础上,利用该财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取得的预期纯利润。二是在提供劳务或服务的合同中,劳务或服务的提供者通过提供劳务或服务获取的预期纯利润。

  可得利益损失就是指受害人因违约方违约而遭受的上述预期纯利润的损失。如生产设备买卖合同中买方因卖方迟延交货而耽搁生产所遭受的生产利润损失;买卖合同中,买方因卖方不交货而无法转售给已签约的下家买主所遭受的转售利润损失;承包经营合同中,发包方毁约造成承包方承包经营利润损失;服务合同中,被服务方毁约造成服务方预期利润损失。

  2、几种典型可得利益损失

  由于交易性质、合同目的不同,在具体案件中计算可得利益损失时要考虑的因素也不相同,下面就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等几种常见的情况予以说明。

  (1)生产利润损失。这类损失多与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买卖合同有关。在这类合同中,买方所买的设备或原材料是用于生产的,如果卖方不交货、所交付的设备或原材料不合格或迟延交付,必然会耽搁买方的生产,给买方造成生产利润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买方的生产利润损失一般可根据所延误的生产期限与可比利润率来计算。

  (2)经营利润损失。这类损失多与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同以及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合同有关。

  (3)转售利润损失。在买卖合同中,卖方违约不交货,导致买方无法将该批货物转售于其已签约的下家买主,则其转售利润损失一般来说就是转售合同价款与原合同价款的差额,再扣除必要的转售成本。当然,转售合同必须是在违约行为发生之前签订的。

违约造成损失怎么界定

  二、违约未造成实际损失可以主张将违约金调整为零吗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可以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如果当事人没有主动提出对违约金进行调整,法院不得主动进行调整。实务中,一方当事人有可能以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或者己方不构成违约等为由进行抗辩,但未提出调低违约金。这个时候,法官应该就法院如何不支持免责抗辩,当事人是否主张调整违约金进行释明。释明后,违约方坚持不提出违约金调整要求的,法院一般不应该主动调整。

  三、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怎么处理

  按照我国合同法规定,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违约方除承担违约金以外,还应当承担由此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若违约金约定过低仍不能弥补损失的,违约方还要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损失;若违约金约定过高,大大超过了守约方损失的,违约方可申请人民法院酌情减少。

  法律依据: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违约造成损失怎么界定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我国法律规定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358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