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共同侵权行为

2019-06-02 14: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损害赔偿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构成共同致人损害。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也是共同侵权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须有故意、过失或按无过错责任应承担责任;(2)行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构成共同致人损害。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也是共同侵权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须有故意、过失或按无过错责任应承担责任;(2)行为人须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不法侵害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行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构成共同致人损害。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也是共同侵权行为。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须有故意、过失或按无过错责任应承担责任;(2)行为人须有责任能力;(3)行为须各自具有违法性;(4)数个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须有关联并共同构成损害的原因或条件。这种关联可以是有通谋的故意,也可虽无通谋但其行为在客观上已共同构成同一损害发生之原因。理论界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行为人之间在主观上必须有共同致人损害的意思联系方可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法典》第830条规定:数人因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者,各人对被害人由此所受的损害负其责任;不能查明数关系人中谁的行为造成损害时,亦同。教唆人和帮助人视为共同行为人。《日本民法典》第719条规定:因数人共同实施侵权行为加害于他人时,各加害人负连带赔偿责任;不知共同行为人中何人为加害人时,亦同。教唆人和帮助人视为共同行为人。《苏俄民法典》第455条规定:共同致害人,对受害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损害由父母不同的几个未成年人的共同行为所造成,父母或保护人对受害者的责任应作为按份责任加以规定。15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本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在父母和超过15岁的子女共同致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案情,应当将责任的连带形式和辅助(补充)形式结合起来。中国《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2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中国司法实践,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教唆、帮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因此,在共同侵权行为致人损害发生后,共同侵权行为人对受害人承担损害赔偿的连带责任。(凌艳传)

相关文章 · 民事特殊侵权行为有那些种类 · 侵权纠纷的审理将发生11点变化 · 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
特别推荐 · 校园人身损害案件的侵权责任分析

损害赔偿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531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损害赔偿律师团,我在损害赔偿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