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杨晓伟律师
全国
从业11年 合伙人律师
37
好评人数
2455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受害人过了退休年龄,可以主张误工费赔偿吗?
更新时间:2021-12-23

关于误工费,根据我国关于退休年龄的相关规定,男满60周岁,一般即认定其已丧失了劳动能力。那么超过退休年龄的老人选择再就业,其受到事故伤害后,能否向侵权人主张误工费吗?

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会支持已达退休年龄的老人实际发生的误工费。确认误工费是实现民事权利公力救济一种方式,与受害人的年龄无关。误工费是以受害人有无劳动力、误工时间及收入状况来判断和确定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的劳动收入同样受法律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由此可见,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误工费赔偿,以受害人有无收入来源为评判标准,是采取的劳动能力丧失赔偿制度,不以年龄进行限制。同时,老年人参加生产活动也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国家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再就业、再上岗。现实生活中,60岁以上的人被返聘工作或从事雇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很普遍。特别是在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还在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很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国家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依法从事经营和生产活动。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排除老人的误工费求偿权。只要遭受了收入的丧失或减少,无论年龄多大,都可以计算误工费。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杨晓伟律师
您可以咨询杨晓伟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2455 人 | 全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