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黄蓉律师
云南
从业12年 主任律师
115
好评人数
15074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面对家暴我们何去何从
更新时间:2021-02-10

以案说法 | 从“拉姆案”到“马金瑜案” 面对家暴我们何去何从

去年,“拉姆案”曾在互联网引起爆炸式效应,让家庭暴力相关话题置于舆论焦点。目前,《另一个“拉姆”》一文再掀热议,前女记者马xx在文中自述情感经历,揭露长期遭到丈夫家暴,引发舆论震荡。随后,当地妇联成立工作专班,公安部门也已经介入调查。


此前,马xx的丈夫谢某回应,文章提到的家暴与出轨“都是没有的事情”,2018年他发现三个孩子被母亲带走后,至今与她们没有联系。


家暴频频发生,跟民族、地区无关。现在马金瑜夫妇各执一词。对于该事件,或许大家可以不必那么着急下结论。从法律层面来看,是否构成家暴仍有待相关部门调查取证,但无论有没有家暴、家暴程度如何,舆论场上的讨论和情绪是真实的,网友们对家暴的反感和零容忍也是真实的。


01长期家暴事件具有如下普遍特征:

一是多数受害者不求助公共权力部门,女性在遭遇家暴后第一反应通常是向自己的朋友、家人或者是社区、居委会求助。但这些个人或者单位只能疏导情绪或者调解矛盾,并不能制止家暴再次发生;二是遭受家暴多年未能及时离开,遭遇家暴的一方通常很难立即离开,是因为家庭关系并不是非黑即白。有时候受伤害的一方还会选择相信施暴方的承诺和道歉,直到一次次的失望。


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我国有24.7%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多数受害人为妇女、儿童、老人等家庭弱势群体,而家暴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选择报警。


02那么从法律角度遭受家暴应该如何正确面对?

一、遭受家庭暴力时,该如何取得证据?

第一、及时报警,要求警察出警处理、对各方当事人做好记录和责任认定,并可请求公安部门对施暴人发出“禁止家庭暴力告诫书”;第二、及时就医,详细描述伤害形成过程,让医生记录于病历中。保留好病历、检查单等各项证据;第三、及时拍照固定伤情影像,到司法机关指定的法医鉴定点进行治疗和伤情鉴定;第四、经常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向当地街道、社区提出申请,要求出具一定的证明或情况说明。


二、遭受家庭暴力时,有哪些救济措施?

《反家庭暴力法》规定,当事人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应当在七十二小时内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驳回申请;情况紧急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作出。此外,我国《民法典》将家庭暴力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如果因家庭暴力行为使夫妻感情破裂没有和好的可能,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可依据《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请求损害赔偿。


家是每个人栖息之地,是我们精神上的依靠,是温馨的港湾。家暴是违法行为,给家庭成员带来巨大的身体和心灵的伤害,每个人都应该坚决对家暴行为说“不”。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黄蓉律师
您可以咨询黄蓉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15074 人 | 云南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