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校园侵权由谁负责,不光侵权人,学校也有责任
贾峰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2868人
全国
副主任律师
从业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受到侵害时的教育机构承担责任的原则作出不同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第三十九条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

第四十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外的人员人身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关于在校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应当如何认定责任,在《侵权责任法》中第38、39、40条作出了规定。

现就其中的相关问题作出解释:

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何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38条 中“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如何理解?

本条的责任认定的原则称为“过错推定”,既在默认情况下,认为学校等教育机构是应当承担责任的,除非他们能够证明没有过错。这里把举证责任交由教育机构承担,其实是为了充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法权益,而加重教育机构的举证责任。

第39条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如何理解?

这里就是恢复了侵权责任的“过错责任”原则,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方承担举证责任。

第40条中“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如何理解?

本条针对的是在校生受到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的侵害行为时,应当由该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能证明教育机构未尽到管理职责的,教育机构承担补充责任。补充责任是指,侵权人已经尽全力对被侵害人进行了民事赔偿,但仍不能够弥补损失,剩余部分由教育机构承担。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楼房倒塌,该谁负责?不同原因有同方向
0人浏览
工程结算完毕,甲方不支付工程款还要求对工程造价进行鉴定
0人浏览
酒后开车,没有出任何事故,这样也会犯罪
0人浏览
劳动关系解除,有赔偿还是补偿,单位和员工都要看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