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胡森轩律师团队律师
全国
从业6年 高级合伙人律师
25
好评人数
761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试用期工伤如何赔偿
更新时间:2020-02-15
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工作原因而受伤,在这个时候,就要进行工伤认定申请然后获得赔偿了。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劳动者中有一群特殊的劳动者,那就是试用期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并不会那么稳定,那么,试用期工伤赔偿标准又是怎样?





一、试用期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1、工伤赔偿同员工有没过试用期没有关系,只要等级相同,补偿金额是一样的;





2、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二、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人社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工伤维权程序比较多,如果自己不熟悉,最好委托律师代理。





(一)医疗费  





1、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3款。





3、备注:用人单位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不是必须到签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治疗。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1、标准: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2、要求:住院期间。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4、备注:单位没有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参考当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金标准。  





(三)交通费、食宿费  





1、标准: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2、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4款。  





(四)康复治疗费  





1、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9条第6款。





3、备注:依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五)辅助器具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  





(六) 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





4、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七)护理费  





1、标准:





(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1条第3款、第32条。  





(八)伤残补助金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