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杨志峥律师
全国
从业15年 主任律师
499
好评人数
32954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老人留有遗嘱但被认定无效,那么遗嘱该如何继承?
更新时间:2019-05-10

【引言】

老人生前留有遗嘱注明将自己的遗产留给自己的再婚丈夫,去世后再婚的丈夫将老人的子女诉至法院要求继承遗产。庭审中子女拿出证据证明老人订立遗嘱时已经有了精神障碍,最终遗产按照法定继承进行了处理。

【案情简介】

案由:继承纠纷

原告:李某某

被告:郭某1、郭某2、张某1、张某2

郭某某(男)与张某某(女)系夫妻关系,二人婚内育有两子两女,长子郭某1,次子郭某2,长女张某1,次女张某2。郭某某与张某某分别于2005年、2014年去世,留有一套房产。2006年郭某某去世后,张某某、郭某1、郭某2、张某1、张某2签订一份《家庭会议决定书》载明同意将郭某某留下的遗产归张某1一人所有。2010年,张某某与李某某登记结婚。2015年,张某某去世之后,李某某诉至法院要求继承涉案房产,并提交一份张某某的自书遗嘱,该自书遗嘱载明涉案房产由李某某继承。

【审判结果】

经法院审理结案,李某某、郭某1、郭某2、张某2各占十分之一,郭某1占涉案房产份额的五分之三。

【杨志峥律师说】

本案中的争议焦点集中在原告李某某提交的自书遗嘱是否有效,涉案房产该如何继承?

继承遗产是公民的权利,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涉案房屋系被继承人郭某某、张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郭某某去世之后,张某某、郭某1、郭某2、张某1、张某2所签订的《家庭会议决定书》可以认定张某某与张某1对涉案房屋各自享有二分之一的产权份额。

我国《继承法》第41条规定:

“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李某某提交的张某某的自书遗嘱,被告郭某1、郭某2、张某1、张某2提交证据,证明张某某在2011年订立此遗嘱时已经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因此遗嘱人没有腥味能力,此自书遗嘱无效。涉案房屋张某某的份额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即李某某、郭某1、郭某2、张某1、张某2各占五分之一。

【本案结语】

继承纠纷中,如果有遗嘱的,争议焦点多是集中在遗嘱的有效性上。订立遗嘱的行为属于要式法律行为,即订立遗嘱时应当完全按照法律规定,否则遗嘱很有可能无效。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杨志峥律师
您可以咨询杨志峥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32954 人 | 全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