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蔡伟律师
广东-深圳
从业16年 主办律师
2
好评人数
9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深圳合同法咨询
更新时间:2017-07-24





合同纠纷管辖权的确定依据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的规定;《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诉意见》)第19条“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实际履行地点与合同中约定的交货地点不一致的,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确定经济纠纷案件管辖中如何确定购销合同履行地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约定的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 “(合同)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合同法》第六十二条“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第一百四十一条“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交付标的物”第一百六十条 “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地点支付价款”等等。


  合同履行地的理解


  所谓“合同履行地”,通常认为是“合同规定履行义务的地点”,也即义务清偿地点。可具体到个案中,由于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所有权于受人,受人支付价款”的法律行为,这决定了卖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因此卖合同的双方既是权利人又是义务人,不管是出卖人还是受人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具体说来,出卖人必须履行交付约定标的物的义务,而受人则必须履行支付约定价金的义务。合同法对受人的主要义务规定了三条(第159160161条),要求受人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将约定价款的所有权转移给出卖人,对出卖人的主要义务规定了四条(第135 136138141条),要求出卖人在约定的期限地点,将标的物或提单交付受人并转移所有权。既然存在方主要义务履行地(即交付价款地)和卖方主要义务履行地(即交货地),那么,卖合同的主要履行地自然也应是两个(有些情况下可以合二为一),还可能有一些与履行该合同有关的地点,如: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理论上讲这些有关地点均是合同履行地。


  管辖的确定


  既然一个卖合同因有两个履行行为而有可能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合同履行地,那么,这如何确定管辖法院呢?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该规定是确定所有合同管辖的一般性规定,理应适用于确定卖合同的管辖,按该条的本意,与卖合同有关的履行地(包括接受价款地等)法院本应都有管辖权,但《民诉意见》对卖合同的履行地作了专门规定,第19条“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没有约定的,依交货方式确定合同履行地;实际履行地点与约定不一致,以实际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而《规定》对卖合同的履行地作了最狭义的规定,仅以约定的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为卖合同的履行地,其它地点(应包括价款接受地点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既然有了对卖合同履行地的专门规定,那么,对卖合同的履行地只能作狭义的理解,就不应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作广义的理解。还要值得注意的是《规定》和《民诉意见》第19条有冲突,因《规定》的颁布生效在后,故对卖合同的履行地及管辖权的确定自然应适用《规定》。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