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宋一祺律师
全国
从业19年 主任律师
188
好评人数
9818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原创编辑)关于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规范整理
更新时间:2016-09-26

宋一祺律师导读: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系2013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增的规定 ,将以前司法实践中一些有效的做法上升到了法律规定的层面,公安检察及法院系统分别据此规定了各自适用的细则。可以说,这个程序,是有中国特色的辩诉交易制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同等量刑情节下,经济条件突出的可能比经济条件一般的获得从轻减轻处罚的机率大得多,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同等情节下,经济条件好的先获得谅解,取保出去了;经济条件一般的,可能要把牢底坐穿。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制度还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律师在办理该类案件的要尽量争取熟悉相关规定,好好利用这些规定为当事人争取利益最大化。


1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二百七十八条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应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2最高法院刑事诉讼法解释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四百九十六条 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法院应告知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法院可以主持双方当事人协商以达成和解。

根据案件情况,法院可以邀请人民调解员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亲友等参与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

(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四百九十七条 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公诉案件,被害人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与被告人和解。近亲属有多人的,达成和解协议,应经处于同一继承顺序的所有近亲属同意。

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第四百九十八条 被告人的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代为和解。

被告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依照前两款规定代为和解的,和解协议约定的赔礼道歉等事项,应由被告人本人履行。

第四百九十九条 对公安机关检察院主持制作的和解协议书,当事人提出异议的,法院应审查。经审查,和解自愿合法的,予以确认,无需重新制作和解协议书;和解不具有自愿性合法性的,应认定无效。和解协议被认定无效后,双方当事人重新达成和解的,法院应主持制作新的和解协议书。

第五百条 审判期间,双方当事人和解的,法院应听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等有关人员的意见。双方当事人在庭外达成和解的,法院应通知检察院,并听取其意见。经审查,和解自愿合法的,应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五百零一条 和解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告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并真诚悔罪;

(二)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

(三)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同意对被告人依法从宽处罚

和解协议书应由双方当事人和审判人员签名,但不加盖法院印章。

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法院附卷备查。

对和解协议中的赔偿损失内容,双方当事人要求保密的,法院应准许,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第五百零二条 和解协议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被告人应在协议签署后即时履行。

和解协议已经全部履行,当事人反悔的,法院不予支持,但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第五百零三条 双方当事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已经达成和解协议并全部履行,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第五百零四条 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双方愿意和解,但被告人不能即时履行全部赔偿义务的,法院应制作附带民事调解书

第五百零五条 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法院应对被告人从轻处罚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应适用非监禁判处法定最低刑仍然过重的,可以减轻处罚;综合全案认为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除刑事处罚

共同犯罪案件,部分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依法对该部分被告人从宽处罚,但应注意全案的量刑平衡。

第五百零六条 达成和解协议的,裁判文书应作出叙述,并援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

3最高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五百一十条 下列公诉案件,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过失犯罪案件

上述公诉案件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

()被害人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

()双方当事人自愿和解,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属于侵害特定被害人的故意犯罪或者有直接被害人的过失犯罪;

()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犯罪嫌疑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节规定的程序。

犯罪嫌疑人在犯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前五年内曾故意犯罪,无论该故意犯罪是否已经追究,均应认定为前款规定的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

(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第五百一十一条 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与犯罪嫌疑人和解。

被害人系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第五百一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系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和解。

犯罪嫌疑人在押的,经犯罪嫌疑人同意,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代为和解。

第五百一十三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就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事项进行和解,并且可以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是否要求或者同意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进行协商,但不得对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定罪量刑等依法属于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职权范围的事宜进行协商

第五百一十四条 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达成和解,也可以经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当事人所在单位或者同事亲友等组织或者个人调解后达成和解

检察院对于本规则第五百一十条规定的公诉案件,可以建议当事人进行和解,并告知相应的权利义务,必要时可以提供法律咨询。

第五百一十五条 检察院应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双方当事人是否自愿和解;

()犯罪嫌疑人是否真诚悔罪,是否向被害人赔礼道歉,经济赔偿数额与其所造成的损害和赔偿能力是否相适应;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是否明确表示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

()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是否损害国家集体和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是否符合社会公德。

审查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对和解的意见,告知刑事案件可能从宽处理的法律后果和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作笔录附卷。

第五百一十六条 经审查认为双方自愿和解,内容合法,且符合本规则第五百一十条规定的范围和条件的,检察院应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和解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案件的主要事实;

()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没有异议,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赔偿损失的,应写明赔偿的数额履行的方式期限等;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对犯罪嫌疑人予以谅解,并要求或者同意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理。

和解协议书应由双方当事人签字,可以写明和解协议书系在检察院主持下制作。检察人员不在当事人和解协议书上签字,也不加盖检察院印章。

和解协议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持一份,另一份交检察院附卷备查。

第五百一十七条 和解协议书约定的赔偿损失内容,应在双方签署协议后立即履行,至迟在检察院作出从宽处理决定前履行确实难以一次性履行的,在被害人同意并提供有效担保的情况下,也可以分期履行

第五百一十八条 双方当事人在侦查阶段达成和解协议,公安机关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建议,检察院在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时应充分考虑公安机关的建议。

第五百一十九条 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作为有无社会危险性或者社会危险性大小的因素予以考虑,经审查认为不需要逮捕的,可以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第五百二十条 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作为是否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因素予以考虑,符合法律规定的不起诉条件的,可以决定不起诉。

对于依法应提起公诉的,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量刑建议

第五百二十一条 检察院拟对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公诉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应听取双方当事人对和解的意见,并且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已经切实履行和解协议不能即时履行的是否已经提供有效担保,将其作为是否决定不起诉的因素予以考虑。

当事人在不起诉决定作出之前反悔的,可以另行达成和解。不能另行达成和解的,检察院应依法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决定。

当事人在不起诉决定作出之后反悔的,检察院不撤销原决定,但有证据证明和解违反自愿合法原则的除外。

第五百二十二条 犯罪嫌疑人或者其亲友等以暴力威胁欺骗或者其他非法方法强迫引诱被害人和解,或者在协议履行完毕之后威胁报复被害人的,应认定和解协议无效。已经作出不批准逮捕或者不起诉决定的,检察院根据案件情况可以撤销原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或者提起公诉

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三百二十二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作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办理: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得作为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办理

第三百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

(一)雇凶伤害他人的;

(二)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

(三)涉及寻衅滋事

(四)涉及聚众斗殴的

(五);

(六)其他不宜和解的。

第三百二十四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应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被害人是否自愿和解,是否符合规定的条件。

公安机关审查时,应听取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必要时,可以听取双方当事人亲属当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人员以及其他了解案件情况的相关人员的意见。

第三百二十五条 达成和解的,公安机关应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并由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参加人员签名。

当事人中有未成年人的,未成年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成年亲属应在场。

第三百二十六条 和解协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案件的基本事实和主要证据

(二)犯罪嫌疑人承认自己所犯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真诚悔罪;

(三)犯罪嫌疑人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涉及赔偿损失的,应写明赔偿的数额方式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由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撤回附带民事诉讼

(四)被害人自愿和解,请求或者同意对犯罪嫌疑人依法从宽处罚

和解协议应及时履行。

第三百二十七条 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可以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