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宋一祺律师
全国
从业19年 主任律师
188
好评人数
9818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侮辱罪立案标准是什么,与诽谤罪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16-09-26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那么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呢?这个释义与及条文是需要如何理解呢?

释义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huozhe)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条文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

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犯罪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和名誉权利。侵犯的对象只能是特定的个人。任何机关团体法人组织,均不能成为犯罪的对象。

2.犯罪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

3.犯罪主体: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如果行为人是与他人开玩笑或者恶作剧造成他人难堪,或者无意中造成他人人格名誉受损,均不能以侮辱罪论处。

量刑标准

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合法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

侮辱罪与诽谤罪有什么区别

1.侮辱罪不捏造事实,后者捏造事实;

2.侮辱罪有暴力可能,后者不使用暴力;

3.侮辱罪一般当面进行,诽谤罪往往在公众场合进行或向第三者散布。

转自网络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