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马冲律师
全国
从业14年 主任律师
80
好评人数
8677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在离婚案件中,结婚后父母给子女购房的几种处理情况?
更新时间:2016-03-21

在离婚案件中,结婚后父母给子女购房的几种处理情况?

马冲律师解答:一方或者父母为各自子女结婚购房有如下情况,一是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二是双方父母各自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婚姻法司法解释()》分别情况,在第七条规定了两款。第一款规定的内容是:“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这是因为,尽管是婚后父母出资买房,但登记在自己子女一方名下就意味着只赠与自己子女,这种财产的属性是个人财产,不因为夫妻双方共同使用而改变财产的性质。第二款规定的内容是:“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共有的性质应当是按份共有,而不是共同共有,因为出资份额清楚,认定按份共有更为公平、更为适当。现在房价问题困扰着许多人,年轻人结婚时仅凭自己的收人,一般没有能力买房,只得依靠父母的资助。父母为了子女结婚买房,可能倾其所有。透支了准备养老的积蓄,如果房屋产权登记在自己子女名下,按照父毋的内心本意,应该认定为明确只向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

《物权法》第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确定了“物权公示”原则,也就是说,不动产登记在谁的名下,谁就是权利人,这是最简单的判定物权归属的办法。虽然《婚姻法》规定婚后所得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但是涉及到房屋,还是应该以《物权法》为依据确定权利人。否则,把财产共有权与房屋物权平等对待的话,在房屋登记上未显示的配偶一方凭结婚证就能享有物权,那么房屋登记制度也就失去了意义。有人认为,只有父母明确表示不赠与对方,才能认定为只向自己子女赠与。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极少有父母会在子女结婚时签署书面协议,明确房屋与子女的配偶无关,如果离婚时一概将房屋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势必违背了父母为子女购房的初衷和意愿,实际上也侵害了出资父母的利益。房屋产权登记在出资父母子女名下的,视为父母明确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比较合情合理。

本条规定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将“产权登记主体”与“明确表示赠与一方”进行链接,可以使父母出资购房真实意图的判断依据客观化,便于司法认定及统一裁量尺度,也有利于均衡保护结婚的双方及其父母的权益。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婚后给子女买房的规定,是指父母支付全款给子女购买房屋且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的情形。如果父母只是在子女婚后支付首付款,夫妻共同还贷,产权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首付款可以认定为只赠与出资父母的子女,离婚时该房屋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对首付款部分应认定为出资人子女的个人财产。由于个人财产婚后的自然增值仍然归个人所有,故离婚时首付款的增值部分也应判归一方所有。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
马冲律师
您可以咨询马冲律师 一小时内
近期帮助 8677 人 | 全国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