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吕秀江律师
江苏-连云港
从业19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47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车辆出借人是否承担交通事故赔偿责任
更新时间:2011-08-30
摘要:实践中对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由于对此问题无权威部门统一的规定,对此存在不同意见,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法院对此类案件有不同的判决。本文本文说明了各地方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分歧、地方高院的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各地法院的分歧。

关键词:租赁车辆、过错赔偿原则、出租人

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关于这个问题,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车主在出借车辆后,是否应当承担交通事故的责任,是法律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说明了各地方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分歧、地方高院的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各地法院的分歧。
一、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
各地方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判决,有的判决判令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车主无过错不承担责任,如果车主有过错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持这种观点的判决对于车主承担何种赔偿责任又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判令根据车主的过错大小承担相应比例的赔偿责任;有的则判令车主与借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的判决判令不论车主是否存在过错,作为车辆的所有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车主都要承担赔偿责任。【持这种观点的判决关于车主承担责任的方式也有不同的判例,有的判决判令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车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有的则直接判令车主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车辆出借后,车主已经不能实际控制车辆,车辆的承租人或借用人是车辆运行的支配者,同时也是运行利益的归属者,所以应当由借用者承担责任。但是机动车作为一种高速运输工具,其运行必然给周围环境带来危险性,根据法律有关规定或驾驶工作本身特点应让车主承担必要的注意义务。如果车主在出借机动车时有过错,即在出借机动车时应该注意到可能影响行车安全导致交通事故的一些因素,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或虽然注意到但轻信不会发生交通事故,如:车辆没有行车证;车辆有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借用人没有有相应车型的驾驶证;借用人在借用车辆时的精神健康状况不适合驾驶车辆(比如借用人借用车辆时处于醉酒状态)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车主应当根据其过错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目前一些地方高级法院的有关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指导性文件、文章中也以出借人(车主)存在过错作为其承担责任的前提,如《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十一条"租赁车辆,承租人自己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承租人雇佣的人驾驶发生交通事故;应以承租人为被告。"第十二条"借用他人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依照前条规定确认被告。"第十三条"出租或出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如出租人或出借人有过错,应将出租人与承租人或出借人与借用人列为共同被告。"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①一文中关于机动车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第(1):"机动车所有人出借或出租车辆,在借用人或租用人使用期间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应由借用人或租用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借用人或租用人不具备使用车辆的资格和能力,应由机动车所有人与借用人或租用人连带承担赔偿责任。"出租、出借形式下的责任主体,在车辆所有人基于利益和信任的关系,将车辆租给或借给他人使用的情况下,车辆的承租人或借用人是运行的支配者,同时也是运行利益的归属者。因此如发生交通事故,应由承租人或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承租人和借用人不具备使用和驾驶车辆的资格或技能,基于信任关系,应当由出租人、承租人或出借人、借用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该文件确定了出借人的过错赔偿原则。
无过错的车主不承担出借机动车肇事责任符合"运行支配"和"运行利益"理论。
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几年做出的有关司法解释体现了这一精神,如《关于被偷盗机动车肇事后由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批复》规定:"使用盗窃的机动车辆肇事,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肇事人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盗机动车辆的所有人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关于连环购车未办过户手续,原车主是否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伤承担责任的请示的批复》规定"连环购车未办理过户手续,因车辆已经交付,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的营运,也不能从该车的营运中获得利益,故原车主不应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承担责任"。
二、过错责任原则
在我国民法一般认为,借用合同,是出借人将借用物交付借用人使用,借用人负返还借用物义务的合同。如果出借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告知借用物瑕疵的,对于借用人因此所受的损害应当负有赔偿责任。②对于合同责任外,出借人亦得因侵权行为才承担责任。《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共同侵权概括式列举了四种情况:一是共同故意致人损害;二是二人以上过失的直接结合致人损害;三是二人以上过失的间接结合致人损害;四是二人以上的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
从现行法律规定看,承担责任人与行为人不一致,或者是存在职务行为,或者是存在雇佣行为,或者是存在监护关系,或者是致人损害的动物或物件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或者是致人损害行为本身的受益人。无偿出借人不是上述情况的任何一种。对车辆的无偿出借人(车主)而言,法律没有另行规定归责原则,应按一般侵权的归责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处理。在本类案件中车主并不是实际侵权人,也不构成共同故意和共同危险,充其量属于借用人的驾驶过失与出借人的出借行为间接结合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款:"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和过失,但分别实施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结果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原因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此时应对车主的出借行为本身做出分析,车主的出借行为有没有构成过失?如果没有"过失"车主就无须承担赔偿责任。如有过失车主应按照其过失的大小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三、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不能直接回答是否承担赔偿责任,要分析车主的出借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车主的过错与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否有关。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虽确定了出借人的过错赔偿原则,但只规定出借人在借用人或租用人不具备使用车辆的资格和能力的情况下,出借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无疑缩小了出借人的过错范围,例如出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出借的机动车有缺陷,并因该缺陷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而出借人出借此机动车时未向借用人或租用人说明此缺陷的出借人也应承担赔偿责任。显然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全省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一文中关于机动车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缩小了出借人的承担责任的范围,关于出借人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②第七条的规定很有借鉴意义," 借用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由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借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一)出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出借的机动车有缺陷,并因该缺陷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二)借用人没有驾驶资质的;(三)依当时情形借用人明显不能驾驶机动车的。"笔者认为,为更好的保护受害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应增大出借人的注意义务,建议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七条的规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项:出借人将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出借或出租的出借人应在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的赔偿限额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保护受害人最大限度地获得赔偿,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不能上路行驶,出借人将不能上路行驶的机动车出借或出租给他人使用,具有一定过错理应承担过错责任。如果出借人投保交强险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的赔偿限额,出借人将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出借或出租的,出借人应在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的赔偿限额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能使受害人最大限度地获得赔偿,更好地保护受害人。
四、如何解决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责任的争议
解决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责任的争议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由权威部门尽快出具解释统一规定出借人在何种情况下须承担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责任?笔者以为可以这样规定:"借用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由借用人承担赔偿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借人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一)出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出借的机动车有缺陷,出借人出借或出租机动车时未向借用人或租用人说明机动车具有缺陷的,并因该缺陷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二)借用人没有驾驶资质的;(三)依当时情形借用人明显不能驾驶机动车的(主要包括借用人因某种疾病或醉酒不能驾驶机动车);出借人将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出借或出租的出借人应在应在交强险限额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五、结束语
为统一借用人驾驶借用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车主是否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承担何种责任,应尽快出具统一的解释,使不同地区的法院对统一类型的交通事故有统一的判决依据,避免统一类型的交通事故不同地区的法院有不同的判决。确保正确使用法律,不至于影响法律的尊严,破坏法律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参考文献:
①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审判手册》.2004.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