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李书华律师
广东-广州
从业20年 主办律师
5
好评人数
138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央视记者”现形记
更新时间:2013-12-23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社会与法频道等曝光了不少单位及个人的违法行为,致使相关单位*个人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央视记者也成为群众心中英雄、正义的化身。但谁料,有不法者竟从中找到了商机。如本案,当事人不惜重金为自己画皮,冒充央视记者,以曝光相威胁,实施敲诈勒索,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竟然屡屡得逞,涉案金额高达24万余元。是骗子的手段太高明,还是受害人自身有软肋?其中的问题让人深思。
20139月,四川省彭*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苏**、吴*春、廉兴龙敲诈勒索案及周*云诈骗案。至此,4名流窜于*西、河北、四川,以维权或曝光受害人不法行为相要挟,从而骗取钱财的假记者被绳之以法。

1
*村来了大记者*言行卑劣惹人疑
莲花村是彭*县牧马镇的一个小*村,紧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在地双流县。201346日下午,莲花村某茶铺店老板卿大爷跑到村支书江明全的家里说道:我的铺子里来了三名大记者,你过来看一下。江明全来到茶铺,看到一男子扛着一台标有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字样的摄像机正在摄像,另外两名男子也正在旁边忙着。
江明全在表明身份后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扛摄像机的男子说:我们是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打算做一个征地拆迁方面的采访,等一下要到你办公室。随后,扛摄像机的男子对周围村民说:你们在征地拆迁方面有什么问题就说出来,我们给你们拍下来,帮你们呼吁。村民杨学芳觉得很奇怪,因为村里的征地拆迁没什么问题,便嘟囔了一句:有啥子问题哟,我们这里都是按正规程序补偿的。
后来,江明全得知这三人叫苏**、吴 **云,前两人都是央视记者,周*云是中国执法监督网西部总站记者。三人扛着摄像机在村民崔氏兄弟家门口,拍摄了树木、田地,崔氏兄弟对着镜头谈了一些关于赔偿的问题。
当天晚上,苏、吴二人回到县城,就电话约牧马镇的领导在县城里的一家茶楼谈事情。苏**告诉镇领导:我们通过采访了解,崔氏兄弟反映的问题不完全真实,不过群众也提出了些不*看法,等到国土部门了解后,如果没有问题,采访就到此结束;不过这次到彭*采访,清明假期没有休息,来回机票*食宿费开销也比较大。”“我们当时就听出了央视记者想要钱。牧马镇政府工作人员李*回忆说。
第二天,苏、吴二人约见了牧马镇的领导。在茶房里,两位记者明确地提出要6万元,否则要进行曝光。镇领导当即表示反对,李*担心不实报道可能会影响政府形象,便**事卫某以个人名义自掏腰包凑了1万元给苏、吴二人,作为他们的辛苦费
*说:这两位记者明目张胆地要钱,实在不像是央视记者。
于是,他们向彭*县公安局报了案。

2
灵通老乡作引荐*高价请来大记者
公安机关依法传唤了当事人。民警仔细查看了苏**、吴***云三人所持的记者证,确定三人系假记者。三人最终交代了冒充记者到彭*县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
事情要从周*云讲起。
*云,双流县农民,曾在双流县某农科所工作过4年,在某小学当过6年教师,从1997年开始在四川境内的三家报社打工,2010年以后在中国执法监督网(假网站,已被查处)搞业务
2011年上半年,莲花村的崔某到处找媒体反映拆迁问题,但各媒体了解事实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都没有报道。
后来,崔某通过赖某认识了周*云。20118月,崔某找到周*云所在单位中国法制新闻网四川频道,反映他们那里的土地拆迁补偿过低的问题。周*云答应调查,并将自己的名片*电话号码给了崔某。201212月,周*云伪造了中国执法监督网的记者证。
20131月,周*云在北京住旅店时用手机上网,在一个叫中国法制调研中心网站上看到了中国法制调研中心副主任**的名字、职务、手机号。第二天,周****约好见面。周*云提出请苏**帮忙办一个环球新闻报社的记者证,苏**提出要收2万元,周*云认为太贵了,没有答应。周*云又随便问了一下苏**办一个记者网站需要多少钱,苏**说:50万元。”“我当时就觉得苏**不靠谱,就是个骗子,还说*央视关系很好,我觉得很悬,不像是一个记者。后来,周*云在庭审时这样说道。
20133月,崔氏兄弟找到周*云要求帮忙解决拆迁方面的事情。周*云说:我能帮你们请到央视的记者,这样就可以利用舆论督促地方政府,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崔氏兄弟问:需要多少钱?*云答复:3万元,并且报销机票钱1万元。崔氏兄弟表示*意,并承诺记者若协调好了土地拆迁问题,就给周*辛苦费1万元。之后,周*云联系了苏**,并称已谈好3万元的价格,事成一人可得1万元。苏***意后又联系到了吴*春。周*云收到崔氏兄弟先行支付的1万元车旅费后,通过银行汇了5000元给苏**
43日上午,苏****春与崔氏兄弟见面后,立即商谈索要3万元的报酬问题。崔某问:这个费用是单位收还是个人收?如果是单位收就要打发票,个人收就要打收据。经认真商谈,崔氏兄弟给了苏、吴二人2.5万元,请他们帮忙让政府多补偿,吴主任出具了名为光盘制作费的收据。加上先期支付给周*云的机票钱,崔氏兄弟共支付了3.5万元。随后,记者们便开始了装模作样的工作

3
层层包装成名记*施展伎俩屡得逞

****春,又是怎样的人物?
今年45岁的苏**,是河北省灵寿县农民,高中毕业,服过兵役,在石家庄某银行打过4年工,做过服装生意,他自认为是见过世面的人。2008年至2009年,他在《中国记者世界杂志》打工,2009年底至2011年又在《中国新闻传媒网》打工。
这两次打工的经历直接影响了苏**,让他萌生了做一类特别生意的想法。这生意,即以曝光他人或单位工作漏洞为要挟,实施骗钱。2012年上半年,他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中央电视台管理频道地方风采摄制中心编导*春,两人成为好友。通过交谈,他更加坚定了做特别生意的决心。
为了给自己包装20128月,苏**通过社会关系,假造了环球新闻报社的记者证*中国法制调研中心调研证。为了拿到CCTV的相关证件,抬高自己的身份,苏**又花了2万元委托吴*春办理了CCTV中视地亚制作部证件,另外还制作了写有中国法制调研中心副主任的名片。
*春,42岁,中专文化,家住北京市通州区,是一家文化广告公司的老板,帮助北京某媒体做过业务。吴*春有两个工作证,分别是中国网络电视台管理观察频道工作证*中央电视台中视地亚制作部工作证。为了让当事人更相信自己,吴*春还随身携带印有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制片主任吴*春字样的名片。

两人一切准备就绪。
在公安机关,侦查人员问:你们不担心被群众拆穿吗?*春回答:我们随身带了证件*印有CCTV字样的摄像机,在短时间内他们不会知道我们的真假。*
事实成全了他们的自信
201211月,苏****春在*西省盂县对矿主李某自称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要对其非法采矿进行曝光。说完事情的严重性后,苏、吴二人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即要求李某支付二人封口费10万元。李某不想把事情闹大,便*意在销毁影像资料后支付。后苏、吴二人每人分得5万元。
20132月,苏**、吴*春来到河北省迁安市某矿场,在拍摄了矿场的一些情况后,二人找到该矿场主刘某,声称是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并称要在中央电视台曝光其非法开采问题,让其拿30万元摆平。矿主刘某嫌价钱太高没有*意。后来廉兴龙通过其他人找到刘某说,自己*记者很熟,可以出面摆平事情。经廉兴龙从中协调,双方谈好支付8万元可以不再曝光。苏****春每人分得4万元。
那么,廉兴龙又是谁?他是怎么认识苏****春呢?
廉兴龙,迁安市彭店子乡人,2001年初中毕业后参军,退役后在家乡务农,2011年起在家乡经营一座铁矿。
2012年冬天,廉兴龙*朋友一起吃饭时,认识了苏****春,当时苏****春均自称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并给他看了证件,之后他们互相留了电话。直到被公安机关抓获,廉兴龙才知道苏、吴二人是假记者。
那次采访结束后,苏**告诉廉兴龙提供线索也可以得到分成。
20133月,廉兴龙在得知河北省唐*市丰润区的某镀锌厂污染严重后,便让苏****春二人去拍摄。之后,他们找到该厂老板李某,出示了中央电视台的工作证,称李某的厂子有环境污染问题,让其拿3万元解决事情。之后,双方以1.9万元了结事情。该1.9万元,廉兴龙分得8500元,余款除去开支后,苏、吴二人各分4000余元。

4

诈骗公家不得逞
央视记者终落网
在法庭上,昔日受人尊重的四位央视记者,全部低下了头,承认所有的犯罪事实。
审判长问:你们假冒记者,之前都是骗矿主等个人,为什么还敢骗政府部门呢?
**答道:是我提出来把生意做大的,因为以前在新闻媒体打工的时候,听新闻单位工作的朋友说,以曝光地方政府工作漏洞为要挟可以骗到钱,所以就萌发了这个想法。
审判长问:什么时候开始骗政府的呢?

**大约是今年3月。*
原来,20133月中旬,灵寿县农民杨某让苏**央视记者身份帮其要土地赔偿款,答应事成之后给他6000元。苏**电话邀请吴*春一起参加。苏、吴二人在灵寿县了解相关情况后,就找当地镇政府谈判。其间,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并没有被他们的央视记者身份吓着,苏、吴二人发现事情不好处理,就赶紧撤了。因为事情没有办好,杨某也不*意给二人6000元。
事隔不久,3月下旬的一天,苏**听一位姓张的朋友说石家庄广川当地因征地赔偿的事情闹得比较厉害,苏、吴二人就商量以中央电视台工作人员的身份要挟当地政府。当他们三人找到当地政府说明来意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并没有拿钱息事宁人。第二天,苏、吴二人又电话约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找了一个借口没有理他们,他们发现骗不到钱就驾车回了北京。
201346日晚上,在彭*的一个旅店里,苏****春在已经骗得崔氏兄弟3.5万元的情况下,打起了如何诈骗牧马镇政府的算盘。由于苏**、吴*春等人骗术拙劣,加之牧马镇政府的警惕性比较高,最终四个骗子在彭*县落网。
我没有想到,现在政府部门的法制意识很强,警惕性也比较高,我们诈骗三次,居然没有一次成功。我在彭*被抓,是我罪有应得。**在法庭上陈述道。
*云在法庭上饱含泪水地说:我一辈子都是清清白白的,到老了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情,现在我真的很后悔呀!
廉兴龙在作最后陈述时说:我文化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把假记者当成真记者,一起参与诈骗,我对不起家人,对不起4岁的女儿。*
109日,彭*法院公开宣判此案。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苏**、吴*春、廉兴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冒充媒体记者,以曝光被害人的不法行为对被害人实施要挟,从而获取钱财,其行为触犯了刑法规定,构成敲诈勒索罪,其中苏**、吴*春敲诈勒索数额巨大,被告人廉兴龙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苏**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3.5万元;吴*春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廉兴龙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以诈骗罪判处周*云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对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摄像机一台、照相机一台、假证件若干予以没收。
宣判后,四名被告人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案后余思

近年来,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四假现象屡禁不绝,严重影响新闻出版秩序。新闻出版总署对此三令五申,仍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假记者们借伸张正义之名,行罪恶之实,实因巨额利益之诱惑。他们所谓的舆论监督,只要给钱就能摆平
**、吴*春等人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诈骗屡屡得逞,涉案金额高达24万余元,这既反映出一些群众*基层干部缺乏对真假记者的辨别*判断能力,也反映出部分受害人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假记者的恐吓存在破财消灾、怕麻烦的心理,在曝光不曝光之间,很多受害人选择了默默地付出,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助长了假记者的嚣张气焰,使其更加猖狂、有恃无恐。
拆穿骗子的把戏并不难,但一些当事单位或个人宁愿花钱买平安,也不愿曝光在阳光下,究其原因,或与其自身存在瑕疵、不规范有关。要根治四假的歪风,除了严厉打击四假行为外,还要根治滋生骗子的土壤,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的风气,各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各单位各企业依法从事相关事务,不让骗子有可趁之机。
假记者诈骗方式主要有两类,一是抓住受害人所谓问题以曝光相威胁,二是以为受害人帮忙、解决问题牟利,本质上都是以获利为目的。从假记者身份来源看,一种是彻头彻尾的假记者,个人办一个网站、制作一个记者证就用其行骗,另一种是冒充、盗用有关新闻报刊的名义进行所谓采访报道进行诈骗。

法官建议,单位*个人在接受采访时要加强对记者证件的审核,通过新闻主管部门进行认真核对,不要被各类名目繁多的证件所迷惑。新闻宣传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记者的管理*监督力度,对所有记者予以登记并在网上公开,以便受访单位*个人能在网上查询,确定真假。有关部门应加大打击非法报刊、网站的力度,对违法人员依法严厉惩处,并将查处信息公布,防止有前科*劣迹人员继续在社会上招摇撞骗。

引自中国法院网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