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占亮律师
广东-珠海
从业18年 主办律师
0
好评人数
5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关于《劳动合同法》中禁止担保问题的法律思考
更新时间:2010-03-26
关于《劳动合同法》中禁止担保问题的法律思考 作者:占亮律师 随着2008年新年钟声的敲响,一部关系到企业切身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了。这部法律从一开始便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的争论,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具体问题亟待明界定和解决,就拿禁止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的问题来说,这是企业界普遍关心的话题,大家都在问除了禁止金钱担保和物的担保外,对于人的保证(实践中主要表现为: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交本人或第三人出具的《保证函》,但没有收取财物。)是否也属于《劳动合同法》禁止的范围呢?对此众说纷纭,有人说,这当然是被禁止的,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既然人的保证也属于担保法规定的担保种类,就应当被禁止。也有人说,虽然《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禁止担保,但只要用人单位不收取财物,就无须承担法律责任,理由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根据本条规定,单位应当是既要求员工提供担保,又向其收取了财物。因此用人单位仅要求劳动者出具《保证函》而没有收取财物,就无须承担《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的法律后果。综合以上,那么到底上述哪种说法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呢?对此我们不妨展开以下的探讨和思考。 首先,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的产生原因来看,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者不交还用人单位发放的工衣、工具、设备和劳保用品或者没有做工作上的移交手续等,便不辞而别;二是劳动者在工作中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不赔偿就不辞而别。正是因上述原因,造成了有些用人单位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在招用劳动者时要求员工提供担保,并直接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变相收取财物。 其次,从担保法对担保物权的种类划分来看,一般来说分为人的保证、物的担保、金钱担保三种。然而在以往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关于禁止担保的法律文件中,几乎全部禁止的是物的担保和金钱担保,但对于人的保证并没有规定。这些法律文件分别是:一、《关于加强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劳动管理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通知》(劳部发[1994]118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不得向职工收取货币、实物等作为“入厂押金”,也不得扣留或者抵押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和其他证明个人身体的证件。对擅自扣留、抵押职工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和收取抵押金(品)的,公安部门、劳动监察机构应责令企业立即退还职工本人”。二、《关于用人单位要求在职职工缴纳抵押性钱款或股金的做法应否制止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50号)的规定:“对用人单位向职工收取的劳动合同保证金、劳动保护物品及生产工具使用(承包)抵押金等行为也应予制止”。三、《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24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对违反以上规定的,由公安部门和劳动部门责令退还”。 再次,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来看,作者认为《劳动合同法》之所以规定禁止担保,这是对劳动行政部门之前的做法以法律的形式给予肯定性确认,同时增加了对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规则,以便于在实践中操作。但很遗憾的是和以前一样,《劳动合同法》并没有就担保问题中人的保证作出明确的界定。最近听说即将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规定了人的保证也属于禁止的范围,但是最后究竟会怎样规定?人们拭目以待。 最后,从《劳动合同法》对禁止担保的法律条文表述来看,作者认为《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确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但是从《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关于禁止担保的法律责任来看,似乎只要用人单位不收取劳动者的财物,即便是劳动者提供了担保也无须承担违法的后果。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对违法行为模式的表述就知道了,他是这样表述的:“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我们可以看到这句话前面用了一个“以”字,如果换一句话来表述,那就可以表述为:“用人单位既不得以担保方式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也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这同《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表述的“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是有区别的。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的违法行为模式的构成要件应当有两个:一是用人单位以担保或其他名义;二是用人单位必须收取了劳动者的财物,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综上所述,本文作者认为,对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交《保证函》,但没并有收取财物的行为,应当不被《劳动合同法》所禁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体现法律的公平公正原则。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