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购房陷阱(连载之三)
面积陷阱
"你家的房子多大"?当你买了新房后,你的朋友都会关心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大部分人会回答错误,你一定不相信。是的,并不是人们记性差,而是有关房屋面积的概念太复杂--共有七种之多。现作如下介绍,以解购房者之疑:
一、 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也就是室内地毯面积,只是要将各门洞下面的部分扣除。
二、 套内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是各房间使用面积的总和,一定要记住:不要乱用"使用面积",这可能让我们无法找到它的准确定义,最好还是使用《住宅设计规范》里说的"套内使用面积",概念明确了才容易解释。
三、 套内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阳台面积+墙体面积,很多合同使用这个面积,但是墙体面积的测量很困难,特别是外墙,如果有保温层就更困难了。
四、 公用建筑面积:是指全部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之和,所谓公用部分包括的内容很多,象电梯井、楼梯、过道、门厅等等,但是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要与房屋所在的楼座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第二要目的是为本楼服务所用。
五、 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各个消费者都分摊到一部分公用面积,但是这个面积是如何分摊出来的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建设部的计算方法是这样的:先计算出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然后再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最后得到一个建筑物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你自己家的分摊面积就是你的套内建筑面积与分摊系数之积,又简称为"公摊面积"。
六、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用部位面积,你看要明白建筑面积这个概念有多麻烦,你如果前面几个概念没有学会的话,后面的概念恐怕就不行了。但是有人就是追求这种效果,将本来很简单的事务复杂化,这也算是一种合同技术吧,越复杂就越难以核实,欺诈就这样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也就这样得以横行。
七、 销售面积:前面几个概念都有技术规范来支持解释,但是这个销售面积的解释方法就多了,不仅各地不一样,就是同一个项目的不同合同也不一样,所以我想消费者要看一看自己的合同是怎么写的,如果不明白就要写在合同里,不要怕别人笑话。
看看,这么多面积概念,另人眼花缭乱吧!这就给一些无良开发商以可乘之机。现在商品房大多是以建筑面积计算购房款,而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公摊面积两部分组成,因此很多购房者在交房时会突然发现整个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增加了(不会超过3%),但相应的却是公摊面积增加,套内建筑面积减少。《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面积误差在3%之内,业主无权退房。所以,建议购房者在签订购买现房合同时要写明建筑面积、建筑面积中含公摊面积的组成部分及具体平米数、套内使用面积平米数、建筑面积与套内使用面积的比例,最好还要约定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套内建筑面积与公摊面积同比增减;购买预售房还要注意暂测面积与实测面积的误差问题。总之,为防止掉进面积陷阱,购房者一定要慎之又慎,对各种面积概念要了然于胸,才能防患于未然。(本节完,下节谈房屋质量问题)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
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