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李世英律师
江苏-苏州
从业9年 主办律师
7
好评人数
2451
帮助人数
一小时内
平均响应时间
遭受工伤,选择私了还是走工伤程序?
更新时间:2022-10-18

刘先生在建筑工地工作,上班路上途经建筑工地生活区踩到瓜皮摔倒,导致身体四处骨折。刘先生在咨询中最担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情况是否属于工伤。

遭受工伤,劳动者不仅需要承担身体上的病痛,还要焦虑自己遭受的伤害能否认定工伤,什么时候能拿到理赔款,是不是选择和公司私了最好。归根到底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劳动者缺少相关知识,就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使得他们无法承担漫长的工伤程序。

那么,遭受工伤后,选择私了还是公了,可参考以下:

Q1.工伤流程给劳动者带来的负担

很多劳动者之所以不选择走工伤程序,最大的原因就是“耗不起”,工伤流程从申请工伤认定到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再到最后的理赔,需要时间较长。

(1)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个月内由公司申请工伤认定

(2)公司未申请,劳动者在受伤1个月至1年之间可自行申请工伤认定

(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受理后60日内需要作出决定

(4)待劳动者伤情稳定后再申请劳动能力等级认定,时间因伤情而异

(5)劳动能力等级认定需要在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

Q2.工伤流程带给劳动者的益处

简单地说,申报工伤最大的好处就是劳动者拿到的理赔款一般比私了多,工伤的理赔范围一般包括:

(1)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费用

(2)一至四级伤残还包括伤残津贴,五至六级伤残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也享有伤残津贴。

(3)医药费、护理费、交通食宿费、康复理疗费和辅助器具费。

Q3.劳动者犹豫不定的原因

工伤发生后,到底是选择私了还是公了,困惑劳动者的不仅是漫长的等待,还包括很多现实的问题。

(1)劳动者经济困难。工伤的劳动者伤情一般比较严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在此期间如果公司不申请工伤认定、不先行支付医疗费,劳动者需要自行垫付医疗费,请护工或者家人护理,在一段时间内也无法继续工作,这些无疑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鉴于现实情况,很多劳动者选择一次性私了。

(2)公司没有给劳动者缴纳保险。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实践中像建筑工地的劳动者并没有社保,公司为了减轻负担,多会找劳动者协商;再者类似建筑工地的工作具有阶段性和流动性,劳动者担心工作告一段落后公司拖延不给付,基于对工伤程序的未知以及用人单位的经济状况考虑,劳动者更倾向于选择私了。

基于上述分析,对于劳动者的纠结就很好理解。发生工伤后是选择私了还是公了,需要劳动者结合自身伤情、经济状况、公司态度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可以在咨询医生了解病情情况和风险,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了解赔付款项后再和公司协商,考虑私了还是走工伤程序。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律师文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