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成功案例
原告诉被告有精神疾病久治不愈要求离婚法院是否会判离婚?
韦维
律师
响应时间 一小时内
已服务 2699人
广西
主任律师
从业12年

原告甲男委托本律师诉其配偶乙女离婚。离婚原因是该女婚前隐瞒有患有精神疾病,婚后发现后经过连续10年的治疗,病情虽然有好转,但并未治愈,该女生活不能自理,生育后代有很大几率也会是精神病人。法院受理该案件后,经过审查,不公开审理该案件。最终判决准予离婚。

本案焦点:一、被告是精神病人,是否需要将其法定代理人在诉状列明?因为原告如果要将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就必须先确定被告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走一个法院的特别程序,先由法院确定其行为能力,这大大增加了程序的麻烦和诉累。我们的处理办法是,仅仅将被告单独列明,如果法院在立案后,需要确定被告是否是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先中止本诉,告知原告另行启动特别程序,现确定被告的行为能力。而事实上,被告、被告的法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如果不提出异议,法院一般不会主动干预本案程序,不会主动追加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最终仍然做出了实体判决。所以,作为原告,尽量不要自找麻烦。

二、被告是精神病患者,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可否判决离婚?离婚后她的生活怎么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第3条之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久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疾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疾病”,久治不愈的。““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因此,原告诉离婚是有法律依据的。离婚后,是否需要经济帮助,要看对方有没有提出,本案中对方并未提出经济帮助,故法院判决书未涉及相关内容。

三、结论:诉讼存在很大风险,诉讼过程中可变因素太多,随着代理人在法律程序、实体方面的技术变化,均可产生对判决影响的决定因素,故一个案件的定性并不代表类似案件均可以以此为例,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没有遵循先例的规定,成文法的规定再具体案件的应用上有很多不同的结果,故敬请诸位不要轻易相信自己能够轻易解决诉讼问题,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明智选择。一个官司的成败有时也会影响到一人的一身,且法律程序不可倒流,借此再次告诫那些输了官司后再来找我诉苦求救济的当事人,在打官司前就尽早委托律师,寻求最大程度救济才是明智选择。

本页面内容信息由律师本人发布并对信息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负责,如您对信息真实性及合法性有质疑,请向找法网投诉反馈。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2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说说您遇到的问题...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婚姻家庭问题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0人浏览
没有遗嘱的房产归谁继承?一定是按法定继承办理吗?
0人浏览
楼下住户卫生间下水道冒水泡烂了木地板和新装修的家具由谁承担责任?
0人浏览
陈xx与柳州市xx厂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争议
0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