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在“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发表于《新闻三昧》)
媒体在“商业诋毁”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法律责任张鸿霞在新闻侵权案例增多的今天,媒体对所发布商务信息的真实性倍加小心,以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内容真实也可能侵权,这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诋毁”。在大众传播迅猛发展的今天,经营者对竞争对手的商业诋毁,大多是通过媒体进行的,而媒体往往忽视了相关法律规定
法律常识
2014-07-07
网络的匿名性与实际侵权人的确定(《中国广播》发表)
网络的匿名性与实际侵权人的确定内容摘要: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在促进言论自由的同时,也使侵权行为更容易发生。应当有一种制度设计使被侵权人与真正的侵权人直接对峙,以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侵权人予以警戒。否则网络将成为侵权人的挡箭牌,侵权却无需承担责任,这会进一步纵容侵权行为的发生,破坏有序的网络环境,
法律常识
2014-07-07
媒体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不正当竞争法律问题研究(《经济理论研究》发表)
媒体在证券市场虚假陈述的法律问题研究张鸿霞这里的投资者,主要是指在证券市场上从事证券认购和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他企业的投资者一般是特定的,因而企业的财务及经营信息也具有封闭性,无须向社会公告。证券期货市场具有高风险性,信息传播的规范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对证券期货信息传播的管理,规范证券期
法律常识
2014-07-07
媒体在商业诋毁中的法律责任(《新闻三昧》发表)
陈述真实亦可能承担责任-----从“商业诋毁”剖析媒体的侵权行为张鸿霞在新闻侵权案例增多的今天,媒体对所发布商务信息的真实性倍加小心,以避免侵犯他人名誉权,但内容真实也可能侵权,这就是“商业诋毁”。商业诋毁是世界各国着重惩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也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之
法律常识
2014-11-01
网络的匿名性与实际侵权人的确定(《中国广播》发表)
网络的匿名性与实际侵权人的确定网络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匿名性,即网络用户在传播信息、表达意见的过程中可以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法被普通人识别其真实身份的状态。这种匿名特征当然具有积极意义,最显著的就是有利于促进表达自由,使得公众可以对各种议题进行充满活力的讨论而不必有太多的顾虑。但是,匿名性在另一方面也
法律常识
2014-11-01
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
保守商业秘密协议书甲方(用人单位):乙方(员工):注册地:身份证号:乙方于年月日与甲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在甲方承担工作,乙方在为甲方工作中将有可能接触、掌握商业秘密,无论该种商业秘密是由甲方披露给乙方或者乙方在工作中自行获得(以下统称“商业秘密”)的,乙方都有义务且乙方本人也同意对所有本合同涉及的商业
法律常识
2014-07-06
驰名商标受哪些法律保护
一般而言普通商标注册后才受法律保护,但对于驰名商标,注册和不注册都受法律保护。只是保护的范围不同1、非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对非注册驰名商标只在同类商品中受保护,我国法律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禁止"以
其他
2014-07-06
出钱请人写文章署自己名发表,发生争议著作权归谁?
某甲评职称请乙为其写一篇文章,甲向乙支付报酬,并约定文章以甲的名字发表。后该文章获奖,乙主张这篇文章是自己写的发生争议。甲主张双方已约定包括署名权一并转让给甲,甲因此支付报酬,因此乙无权主张该文章的著作权。该文章的作者应认定为谁?我国法律规定如无相反的证据作品上的署名视为作者。本案中,文章的真正写作
法律常识
2014-07-06
网站虚构点击量,是不正当竞争行为
网络经济是一种关注经济,公众对网站的关注度越高,网站的广告往往价格越高。有时直接按照点击量来收取广告费。有时网站经营者为获得更高广告费用机械等手段人为虚构点击量。根据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这属于虚假宣传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虚假陈述是指经营者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进行不恰当的虚假宣传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获得
法律常识
2014-07-06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法律风险防控
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一、文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意义“昨天的竞争靠成本;今天的竞争靠技术;明天的竞争靠风险管理,谁少犯错误,谁不犯大错误,谁就有竞争力。”风险管理在现代企业的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法律风险防控。大体而言现代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企业法律风
法律常识
201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