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只有进入案情,才有事实意义
我在宁波新闻网中见到一篇法官说法,题为《一张盖了公章的身份证复印件引起的官司》,该文认为根据合同法第32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据此争议一方当事人持有一张盖了公章的身份证复印件成为借款担保责任的根据。对此,我觉得此文没有将证据与案情之间的关系没有
其他
2014-06-16
普遍性的价值考量,决定着规则的适用
在行为规则中,对人们行为指引的授权、义务或禁止的规定性,总来源于占统治地位的大多数人认为的可普世的价值量。特定社会认识到的行为善效或理当的普遍性,经历转化为行为的规定性,这样经历逐步缩小其的适用范围,从而直接达到适用于具体人和具体事的规范。法律可由理念至原则,以及原则中包含的概念释明,从而使原则与规
其他
2014-06-02
知晓权利、权力存在,才能约束他人
权利,指个人、单位等组织具有选择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选择这样的行为或不是这样的行为,却都为法律和道德等相关规范认可和支持,它承载着行为者的财产和利益。权利必然性,一定与人的行为相联系,与行为规范相联系,与财产利益相联系;权利若没有行为表达,则失去权利目的,若权利不与法律等社会规范相联系,它无法得
其他
2014-05-26
2013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律师寓于法治
马年到来,蛇年过去,在我们辞旧迎新,开创未来的追求中,绕不开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成就和工作经验积累。只有把实践工作中所得的感悟,置于理性磨砺,获得新的认识,以此来实现自己新的进步。任何人一定是社会中一员,任何工作是经济活动的一个要素,无论作为社会的一员或为一个要素,都在系统内部或与外发生作用。作为律师
其他
2014-01-12
协议不能改变权益的定性
【案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情简介】2012年9月18日19时40分,被告徐某某驾驶浙BME???号小轿车由西往东行驶至谭家岭东路阳光公寓北门口处时,与在机动车道内横穿马路的原告吴某某发生碰撞,造成原告吴某某受伤的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经交警的责任认定,被告徐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原告吴某某负事故的
法律随笔
2014-01-04
从工伤案例看法律思维
[案情介绍]原告王XX系在宁波XX继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从事测线工。原告王XX于2012年7月28日9时左右,走出单位车间在去卫生间的途中,因地滑发生摔倒而受伤的事故。经申请,被告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原告王XX的因地滑摔倒致伤,作出编号201201652号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对此原告王XX不服
其他
2013-01-07
把权利落实在责任机制之中
提到权利(含权力,下同),人们习惯联想到义务,所以,权利与义务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对范畴,它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规范工具,其能否有效实现当事人的利益,取决于相关的责任。我对责任的定义,是对滥用权利或违反义务的行为作否定态度,并让行为者承担付出比得到多的代价的惩治。权利享有者,还是义务承担者,在享有权利的同
其他
2013-01-03
行为与事实
事实源于行为,定格于人的规则,经人为取舍而成,除此之外,客观事实不存在。事实是什么,我认为它是分析某些行为的权利和义务及其责任而作出一个定义性的概念。譬如说,一个人通过银行汇款给了另个人,这种给款行为属于它哪种事实呢?从人定规则(含法律)看,或是借款,或是还款,或是买卖预付款支付款,或是婚约礼金等等
其他
2012-11-01
失票权与持票权的冲突和保护
一、问题引出甲公司未经背书,经与他人交易而直接取得中国银行某支行于2011年9月23日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一份,票面金额270万元,后因故丢失。甲依法申请公示催告,并经法院公告和除权判决,宣告该银行承兑汇票无效,向支付银行请求支付。这样甲公司虽丧失票据,但经公示催告和除权判决后,仍以所持判决书享有失票
其他
2012-10-15
法律存在和法律信守
法律存在和法律信守是法制的前提和生命,没有很好的法律存在和法律信守,践踏法治权利现象将无法避免,人们也很难信服法制。正因为法律是法制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谈论法律存在和法律信守,很有必要。首先,法律存在分二种表现形式,分别存于客观和意识之中,它们互为作用,共同为法律实施提供依据。引用法条时,当以法律文本
其他
201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