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出差和变更工作地点的区别

2016-01-19 16:1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些单位安排员工出差的时间较长,有些员工就会认为这其实变更了工作地点,而拒绝出差,由此引发了劳动争议。那么出差和变更工作地点的区别是什么呢?请看下文。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条、第17条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时,双方应当对具体的工作地点作出约定。而变换工作地点,根据第35条的规定,双方应协商一致,还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单位安排职工去外地出差是否属于变更工作地点呢?

  《现代汉语词典》中,“出差”解释为“单位的工作人员暂时到外地办理公事”。据此,出差应具备以下特征:1. 出差是受单位委派,办理公事。2.出差必须离开常驻工作地点。3.出差是“暂时”的。所谓 “暂时”,应有明确的归还日期,而且出差在外的时长应相对合理。关于合理,笔者认为,既要结合合同期限的长短来判断,也要结合实际的时长来确定。比如,劳动合同期限为6个月,安排“出差”3个月,这显然涉嫌变更工作地点;如果劳动合同期限3年,安排“出差”3个月,则相对合理; 但是如果出差时间为1年,即使签订的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仍涉嫌变更工作地点。

  另外,在判断用人单位是变更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地点还是安排出差时,还应结合以下因素:

  1、用人单位是否提供了相应的条件。如果是出差,用人单位一般要承担劳动者出差期间的交通费、食宿费。工作地点变更的,用人单位无须提供相应条件。

  2、是否支付了出差补助。结合管理实践来看,职工出差期间,用人单位一般会根据出差的期限支付相应的出差补助,但是变更工作地点,单位无须专门支付补助。

  3、任务完成后,劳动者是否返回原工作地点。单纯的出差,在任务完成后,劳动者仍会返回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地点工作,但是变更工作地点,如果不是再次变更工作地点,劳动者一般不能返回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地点工作。

  本案中,该公司虽然安排段某的出差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由于该期限相对合理,只要单位为其承担出差期间的车旅费、食宿费,且支付了出差补助,就不能认定为工作地点变更,段某应当接受单位的出差安排。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867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