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事业合同试用期规定

2021-05-08 12: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都是“铁饭碗”,事业单位相较公务员而言考试可能会容易一点,所以许多人都会去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选拔。如果考上了,就需要和事业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事业合同试用期规定是怎样的?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事业合同试用期规定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事业单位试用期工资待遇规定:

  机关新参加(录用)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一)试用期工资

  机关新参加(录用)工作人员均实行试用期,试用期为一年。

  1、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工作人员,试用期工资按附表一执行。

  2、其他新录用人员试用期工资,按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参考录用前本人工作年限和录用后拟任职务确定,原则上应略低于本单位正式任职的同等条件人员。

  (二)试用期满后工资

  新录用人员试用期满后,按所确定的职务,级别领取相应工资。

  1、直接从各类学校录用的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按附表一执行。

  2、其他新录用人员,按所任职务,比照本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其基本工资原则上应高于试用期工资。

事业合同试用期规定

  二、事业单位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1、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

  2、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3、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规定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

  4、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符合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退休。

  三、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处理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涉及本人的考核结果、处分决定等不服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3、负有事业单位聘用、考核、奖励、处分、人事争议处理等职责的人员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二)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三)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责的。

  4、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投诉、举报,有关部门和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事业合同试用期规定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中有明确的体现。条例中还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工作岗位,或者连续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事业单位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欢迎在线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24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