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

2021-02-02 12: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公司与员工一起协商约定的劳动报酬。员工有义务完成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公司交给的工作而获得的劳动报酬。工资集体协商是员工通过工会与公司协商沟通工资的分配制度、形式、薪资水平,实现员工和公司共同增长。现在企业用工越来越规范化同事员工也都了解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下面由找法网编辑为您详细介绍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

一、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以集体协商的方式,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签订集体的书面协议。根据中国国情,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经营者工资收入,不属于工资集体协商的范畴。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包括:工资协议的期限、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工资支付办法、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

  二、如何应对工资集体协商制

  在劳动用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应该抛弃家族企业或者传统习惯,分析形势,并做出必要的妥协,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这样做,对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符合当前社会的劳动关系改革发展方向的行为。

  1、工资集体协商能帮助企业建立和谐的用工关系和融洽的劳资环境,无论对留住老员工,还是吸引新的“人才”都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2、工资集体协商能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需求,企业在满足员工需求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3、工资集体协商能使员工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发展目标,有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

  三、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有哪些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9号,2000年11月8日发布)第七条对工资集体协商内容规定:工资集体协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工资协议的期限;

  (2)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工资支付办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各企业在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时,要根据本企业具体情况,按照职工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企业职工切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可就某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不必强求面面俱到。双方认为应协商约定的事项,可包括劳动分红、职工股的股息红利分配、社会保险基金的缴纳及其他与职工分配有关系的事项。

  工资集体协商可以使员工与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员工也能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己的价值。企业与职工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等工资相关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什么是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887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