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统一建设实现劳动保障信息化四个“全覆盖”

2019-01-23 1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自2002年金保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十五期初相比,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五月劳动保障部印发了《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如何


自2002年“金保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与“十五”期初相比,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五月劳动保障部印发了《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如何将这一规划落在实处,是全劳动保障系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要实现四个“全覆盖”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劳动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协调推进和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是要适应劳动保障工作全面协调推进的需要,实现对各项劳动保障业务工作的“全覆盖”。目前,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调整三大业务工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全面推进、协调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势必要求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要把对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支持和服务全部纳入金保工程,通过统一的技术支持平台,实现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衔接,为建立劳动保障工作长效机制奠定基础。二是要适应劳动保障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的需要,实现对服务人群的“全覆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劳动保障工作服务对象正从主要面向城市和企业职工向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和居民转变,劳动保障工作的深入开展还将推动劳动保障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和覆盖人群不断增加。金保工程建设要将城乡各类劳动保障服务对象全部纳入信息系统,为保障群众的权益提供技术支持。三是要适应劳动保障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需要,实现信息系统功能的“全覆盖”。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也是一项群众性工作,切实转变部门职能,尤其重要和紧迫。金保工程建设要树立两个服务对象的理念,在对劳动保障部门自身的业务经办、基金监管、宏观决策提供支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为广大群众和各类用人单位提供及时、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四是要适应劳动保障工作向下延伸的需要,实现管理服务机构网络应用的“全覆盖”。目前,劳动保障系统已有5万多个基层管理服务窗口,为企业和群众就近提供服务。今后一个时期,随着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展,各级各类管理服务机构还将进一步扩大。这些管理服务机构、街道社区和乡镇等经办网点和服务网点,都要逐步纳入到网络覆盖当中。通过标准统一、上下贯通的信息网络,将全国劳动保障系统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让劳动者走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

实现以上四个“全覆盖”,既是劳动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的新形势对信息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系统建设进入当前阶段的新任务,标志着金保工程建设将进入一个以统一、集中和整合为特点的新阶段。

二、统一建设是实现“全覆盖”的必然途径

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明确了“统一建设,应用为先,体制创新”的建设原则。提升应用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最终归宿,统一建设是提升应用的前提和本质要求,体制创新则是统一建设和提升应用的关键所在和根本保证。这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从当前看,全国的系统建设总体上已经迈过了代替手工操作的初级阶段,进入规模化、集约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现在讲应用,已经不再是分散的、割裂的、初级的应用,而是劳动保障各业务内在联动、相互协作、科学高效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阶段金保工程建设中,将统一建设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主线,不断随着系统建设的深化,注入更高的要求和更加丰富的内容。

按照“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统一建设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page]

1.统一建设首先要统一认识。近年来,各地对统一建设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统一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信息系统的统一程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统一”的现象,制约着系统建设的步伐。比如有些地区各业务分建系统,有的地市数据库和信息分散在区县,形成了分业务、分区县的“小孤岛”;有的省份存在地市各自为政的现象,软件不统一,数据标准不统一,或统一软件“本地化”过多,成为信息“大孤岛”;从全国来看,也还存在各地建设进度不一致、系统发展程度不均衡的问题,导致全国的网络难以联成一个整体,全国数据库也残缺不全,等等。在信息系统对劳动保障工作基础支持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信息化建设就将成为劳动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业务经办就难以高效和协同,公共服务就难以全面和及时,基金监管就难以落实和有效,宏观决策就难以准确和科学。“十一五”时期,劳动保障的管理层次逐步提高,各项业务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劳动力流动越来越频繁,劳动保障的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更需要我们在信息化工作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求,将统一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统一建设必须与创新管理模式紧密结合。“十一五”期间,劳动保障工作进入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和提升管理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服务模式创新作为金保工程统一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统一的技术支持平台,形成适合于“创新”的技术环境;要结合统一软件的本地化实施,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一个既符合劳动保障业务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又适合信息化管理特点的业务模式。对此,业务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信息化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要通过建立一个更加适应统一建设的管理体制,形成业务与技术的良性互动。

3.统一建设必须与提升应用水平紧密结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强调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要将统一建设的成果及时应用到劳动保障实际工作,转化为现实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这既是当前劳动保障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金保工程统一建设,使系统建设更加适应业务发展需要的动力。在抓好已建系统应用的同时,还要结合各项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最新要求,加快步伐,随需应变,及时跟进。

4.统一建设必须以整合资源为基本手段和重要措施。金保工程启动之前,一些地区和业务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各自的业务系统。这些建设对于推动当时劳动保障业务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的至今仍在使用。但在劳动保障工作日益一体化,信息技术已经能够为业务协同提供有效支持的今天,前期那些独立建设的系统将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统一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硬件资源和数据资源集中起来,将分别搭建的网络、独立运行的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劳动保障系统信息技术人员的统一调配和合理使用。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最终是要实现全国网络互联互通。

5.统一建设必须全国统一行动。一是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信息化建设暂时滞后的地区要加快进度,跟上全国整体建设步伐。二是部省市三级形成联动,特别是省级劳动保障部门需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将全省金保工程建设统一起来,为全国统一奠定基础。近年来各地在统一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一些省份全省统一进行核心应用软件本地化实施,一些城市整合资源,按照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调整机构职能,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等等。这些成功实践,充分表明“统一”、“整合”和“创新”是切实可行的,只要解放思想,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成效也非常显著。这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十一五”期间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page]

三、夯实工作基础是统一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劳动保障信息化的统一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能否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领导。要将金保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劳动保障部门的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一把手”领导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信息化工作的方向和大局,对重大的信息化事项,要及时拍板,做好决策,搞好协调。二是健全机制。金保工程是劳动保障系统各部门共同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劳动保障系统的信息化部门、规划财务部门、业务经办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拧成一股绳,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将金保工程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三是广筹资金。在争取立项,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机制的同时,财政确实比较困难的中西部地区,应开拓思路,广开渠道,多方筹资,确保系统建设资金和运行维护费用。四是提升工作能力。能否实现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强自身建设是关键。从事金保工程建设的同志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知识能力,培养服务意识,练就服务本领,提升服务能力;应把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和培养,作为自身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学会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共同把金保工程建设好;应提高廉政意识,严格自律,勤政廉政,自觉接受监督,努力将金保工程建设成为“阳光工程”。(责任编辑:黄重来)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85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