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因跳槽致企业遭受损失

2019-05-04 21: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案由」申诉人:某造漆厂。法定代表人:朱某,某造漆厂厂长。第-被诉人:王某、刘某、张某、乌某、段某等26人,原某造漆厂职工。第二被诉人:某省工业公司。法定代表人:幸某,某省工业公司经理。第三被诉人:某省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申诉人某造漆厂于1994年元
「案由」

申诉人:某造漆厂。

法定代表人:朱某,某造漆厂厂长。

第-被诉人:王某、刘某、张某、乌某、段某等26人,原某造漆厂职工。

第二被诉人:某省工业公司。

法定代表人:幸某,某省工业公司经理。

第三被诉人:某省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申诉人某造漆厂于1994年元月筹建,5月建成投产,经过严格管理和拓展市场,生产经营呈良好上升势头,为省石化系统步入市场经济注入了竞争的活力。1995年10月,经省石油化学工业局党组决定将申诉人收归局直属单位,为申诉人的生产经营再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自1996年3月始,第二被诉人与申诉人原厂长林某策划,就另起炉灶新辟油漆生产厂家达成默契,随后林某向申诉人提出辞职,由第二被诉人拟定"关于请求批准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的报告"呈报省石化局,经省石化局研究决定,不同意第二被诉人的报告,并对此于1996年6月10日下发了湘石化人[1996]56号文件。然而,第二被诉人与林某无视政策和法律,一意孤行地登记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进而第二、第三被诉人不择手段,以提供宽敞的住房、入某市户口等优厚条件为诱饵,自今年6月初起,先后从申诉人处挖走生产技术骨干26人(不包括林某),由于骨干人员大量外流,使申诉人困难重重,无法组织正常的生产,导致人心浮动,生产停滞,对外合同不能按时履行,企业信誉严重受损,造成申诉人478.4万元的经济损失,严重侵犯了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申诉请求裁决被诉人承担由此造成申诉人的经济损失人民币478.4万元并承担本案全部仲裁费。

「调查核实情况」

本被诉人王某、肖某、汪某、何某、段某自1993年至1994年先后由申诉人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申诉人为其二级法人)从外地调入或在某市买户口招用的到申诉人处工作的全民合同制工人,调人和录用后末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一被诉人张某、刘某、马某系申诉人一级法人某省实业开发公司招用的到申诉人处工作的全民合同制工人,由申诉人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与其签订有劳动合同,刘某,张某合同期1994年12月起至1999年12月20日止,马某合同期从1995年10月28日至2000年10月28日止;1996年5月20日,第一被诉人段某经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同意将其职工档案正式转往省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双方劳动关系依法终止,后来,段某转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第一被诉人王某l 996年6月4日向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书面要求本人及其爱人汪某调动工作,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同日批示"同意调动,即日执行"申诉人一级法人组织人事亦同意王某、汪某调离,但要求其办好交结、结清手续后由申诉人厂长签字退回,王某、汪某于同年6月5日,6月6日分别办好财务和生产交结,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再次批示同意办理,后来俩人前住第三被诉人处工作;1996年6月5日,第一被诉人马某向申诉人处工作;1996年6月5日,第一被诉人马某向申诉人一级法人提交书面申请调离申诉人处,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同日批示"同意调动,即日执行",申诉人一级法人组织人事部同意马某调离申诉人并要求办理相关交接手续由申诉人厂长签字后返回组织人事部,马某办理交结手续后,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批示:"同意办理调动手续",后来,马某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1996年6月5日,第一被诉人肖某书面申请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领导,请求本人及其爱人何某调离申诉人,申诉人法定代表人朱某批示"同意调动,即日执行",申诉人一级法人组织人事部批示同意马某调离申诉并要求办理相关交接手续和业务结清与否意见,由申诉人厂长签字返回组织人事部办理手续,肖某、何某办完结清手续后,申诉人厂长朱某签字"同意办理",后来,俩人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分别于1996年6月12日和l 3日向申诉人一级法人书面申请调离,申诉人代定代表朱某批示"同意调动",后俩人亦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上述第一被诉人马某、汪某、张某、何某、王某、刘某、肖某7人均未最后办理行政调档手续。第一被诉人张某、尹某、刘某、万某、龙某、唐某、周某、林某、李某、程某、刘某、马某、周某、胡某、尹某、邓某、肖某、王某均是申诉人建厂后先后招用的农民临时工,申诉人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另查:1990年5月31日,第二被诉人与申诉人原厂长林某签订办理筹备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不久第二被诉人与林某、刘某等共同作为股东发起成立第三被诉人,并丁l 996年6月12日经省工商局批准正式依法登记成立;此前的同月10口,第二被诉人的主管部门省石油化学工业局于1996年6月10日以某石化人[1996]56号文批复第二被诉人,不同意成立某漆业有限公司;1996年7月22日,省劳动厅根据第三被诉人的申请,以某劳函[1996]105号批复第三被诉人机械编制,设一室六科,定编9人,辖三车间定编41人;本会立案受理后,就上述第一被诉人先后离开申诉人,造成其经济损失事项委托省审计事务所审计,该所于1996年12月13日出具某审审鉴定[1996]第317号鉴定报告,认定造成申诉人退货损失、相应增加成本、带走申诉人物品造成的损失、减少利润、让利损失及其它费用总计14702l 9.52元。

「分析意见」

第一被诉人段某与申诉人已依法经双方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关系,不存在违约"跳槽"造成申诉人经济损失问题;第一被诉人王某、肖某、汪某、何某在被录用或调入后,申诉人作为用人单位未及时依法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主要责任在申诉人,四人经书面申请调离获得申诉人及其"级法人批准,财务及其它交结完备,双方事实劳动关系也已经合法终止,也不存再四人违约"跳槽"而赔偿申诉人经济损失问题;第-被诉人马某依法与申诉人一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订立劳动合同,但在调离前,已经申诉人及其一级法人菜实业开发公司书面同意调离申诉人,并办理了一级法人要求的交接手续,劳动合同已经双方协商一致予以解除,不存在违约"跳槽"赔偿问题;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与申诉人一级法人果实业开发公司签订有书面劳动合同。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书面向申诉人-级法人某实业开发公司申请调离(解除劳动合同),只在申诉人厂长朱某同意而未获申诉人-级法人同意的情况下,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就擅自离职到第三被诉人处工作,应认定为违约"跳槽";第一被诉人万某等18名农民临时工在被招用时,申诉人既未办理相应用工手续,也末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认定申诉人违法私招滥雇,应当依法终止。上述l 8人离开申诉人处,申诉人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缺乏法律依据。第二被诉人在第三被诉人机构编制批复下达前和第三被诉人依法成立后,招用与申诉人尚未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第一被诉人张某、刘某、对俩人违约"跳槽"造成申诉人直接经济损失应依法承担连带责任。[page]

「仲裁结果」

1.第一被诉人刘某、张某向申诉人承担违约赔偿责任117600元;第二被诉与第三被诉人负连带赔偿责任,连带份额不低于70%;

2.申诉人其它申诉请求本庭木予支持。

「经验教训」

企业在招用跳槽职工时,必须查明该职工是否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如私自招用,导致经济赔偿。对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责任编辑:admin)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322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