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劳动法规定多长时间算迟到

2021-05-18 17: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劳动者在进行工作时大部分会要求考考勤,而在工作当中劳动者经常会遇到例如高峰堵车,阴天下雨电梯停运等等突发情况,而公司也会根据相应的考勤记录进行工资的结算。那么关于“劳动法规定多长时间算迟到”,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整理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帮助。

  一、劳动法规定多长时间算迟到

  劳动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而是将此规定放在公司管理制度当中,用人单位可在合理合法并公示的原则上发布公司管理制度。

劳动法规定多长时间算迟到

  二、劳动者超出规定工作时间的工资

  根据劳社部发【2008】3号文件规定,月工作天数20.83天,月计薪天数21.75天,每天工作8小时,法定节假日休假按正常工作支付工资。超出以上时间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须支付加班工资,工作日加班按150%计算,休息日加班按200%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按300%计算。 根据《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发放工资的工资条没有注明加班工资的,视为未支付加班工资。

  综上所述,劳动者可以要求公司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并加付25%的额外经济补偿金。 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到劳动局申请调解或者仲裁

  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1、日薪=月薪÷21.75天=1500÷21.75=68.97元,小时工资=68.97÷8=8.62元 2、工作日加班工资:8.62×加班时间×150%,休息日加班工资:8.62×加班时间×200%,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8.62×加班时间×300%。

  三、用人单位应如何制定规章制度

  1.内容合法、合理

  首先,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应根据自身情况并符合法律规定,尤其对于工资标准、用工时长以及福利保险等法律有强制性规定的内容,用人单位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执行。

  2.程序民主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并提出方案和意见,然后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3.经过公示

  用人单位需要把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可以选择的公示方式主要有:组织员工统一学习、通过内部网站公布或制作员工手册等。

  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迟到多久才算迟到,或是迟到多久按旷工记载的规定,这些都需要根据用人单位内部管理规定进行计算,从而确定劳动者管理的规定。上述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劳动法规定多长时间算迟到”的相关内容。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找法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504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