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伤残津贴属于工资吗

2021-05-10 13: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工资我们非常熟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劳动关系之后工作所得的劳动报酬,属于职工劳动报酬范畴,而要研究伤残津贴属于工资吗,我们首先得先对伤残津贴的定义进行解析。下面找法网小编将从定义到法条为你进行分析整理,继续看下去吧。

  一、伤残津贴属于工资吗

  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是退出劳动岗位的一至六级伤残职工的生活待遇,退出了劳动岗位的工伤职工是没有工资的。

伤残津贴属于工资吗

  二、工伤处理流程

  发生工伤时,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处理。

  1、申请工伤认定;

  2、评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3、双方协商索赔:根据鉴定的结果,综合你的月工资与单位协商索赔。

  4、协商不成就去劳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按工伤等级支付相关工伤赔偿金。

  工伤发生后,工伤职工应当在一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且这一年的时效无法中断、中止。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是可以中断、中止的。因此,从收到工伤认定书或者收到伤残鉴定结论书的时间开始计算,劳动争议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在此期间,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的,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否则超过一年的,就超过了诉讼时效。

  三、伤残津贴在工伤保险条例里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伤残津贴属于工资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注意的是,伤残津贴与民法典婚姻篇规定的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津贴不一样,伤残津贴有其人身属性,只属于劳动者。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律师。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19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