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从如今的端午节看传统文化

2012-06-20 17: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摘要:端午节自战国时代出现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文化历史演进过程中,它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端午节已受到了西方舶来节日的挑战,面对外...

  摘要:端午节自战国时代出现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文化历史演进过程中,它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端午节已受到了西方舶来节日的挑战,面对外来节日的冲击,代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已面临丧失的困境,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不得不继承

  关键词:端午节 传统文化 现代化 全球化 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它的地位却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不仅仅是外来文化的大肆冲击,还有来自我们本土的官僚主义和“后现代”的物质欲的淹没。今年4月份,江西鹰潭的砸龙舟事件,则是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文化的内容很丰富,大体上分为无形的和有形的。一种是被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典籍,另外一部分是散见于生活的服饰、饮食习惯及器物中。后者的生命力最长,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也越大。伴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工业文明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视角,而代表农业文明的传统节日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的命运将如何,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端午节与划龙舟的渊源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端”有开头、开端之意。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古代逢五日借称“午”,故又称“端五”或“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固又谓“端阳”。端午节最早是南方各地驱瘟疫、避邪气的节日,因为当时南方初夏时节疫情流行。后来因传说屈原在报国无门,悲愤绝望的情况下,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投江后,楚人哀其不幸,投粽子、咸鸭蛋于江中以饲蛟龙,希护全屈原之身体;又竟驾舟楫穿梭于江面,寻觅踪迹,企图拯救屈原。此后,遂相沿成习。所谓过端午节祭奠屈原的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屈原的爱国情操符合儒家思想而受到后世士大夫阶层的推崇而已,尤其是在楚地的屈原故里秭归县乃至长江三峡沿江一带,民间过端午节更隆重,气氛更浓,特色更为明显。

  而作为端午节四大习俗之一的赛龙舟,其实早已有之,部落时代的铜鼓上就刻有龙舟竞赛的图案。据考证,竞渡有可能是祭祀水神求雨的活动。《事物源起*端阳》说它“起于越王勾践”。竞渡活动在南北朝时代开始广泛传播,到了唐宋,由于皇帝和地方官员的提倡而日益兴盛。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首次将竞渡舟船称为“龙舟”。1在屈原殉国的汨罗江畔,龙舟竞渡仪式更是气势非凡,后来龙舟竞渡及端午节随着汉文化的跨区域传播也到了周边的韩国、日本和越南等国。

  二.端午节的逐渐淡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一定的文化是在与其匹配的物质社会基础上诞生的,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末端的具体表象的端午节及其习俗之一的划龙舟,它们是在农业社会的大环境里产生的,是在以耕读传家为治家之道的封建社会里产生的。它寄托了当时人们对爱国人士的深切追忆,是一种深厚的爱国情感的寄托。端午节的实质其实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说白了传统文化,即是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大地历经若干政权的变更,可是中国的地理环境一直处于一种半封闭的、高度稳定状态,这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看世界各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的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先后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占领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的入侵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则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断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华大地上这种情况却从未发生过。地理环境是其中的原由之一,而华夏文明长期以来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是一个历史性的规律,法国的历史学家雷纳格鲁塞(René Grousset)曾说过:“历史上北方的游牧民族从来未真正的征服过南方的农耕民族,即使有,大约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它常常使征服者自己不知所措。十世纪时候就发生过这种情形,契丹人攻占了宋朝人的都城开封之后,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又退出了该地。”2

  我们的传统文化虽是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和非凡的包容精神,可是这些事实都是发生在我们的主体文化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封建社会时期(中世纪时期)。但是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亚洲诸国由于闭关锁国,使世界的文化中心逐渐由地球的东端移向了西端。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成长的物质成果及文化成就,成为了世界文化潮流的主流。自从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开始,全球化就以资本在各大陆的运作和扩张初露端倪为标志拉开了序幕。这一过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达到了高潮,它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我们知道,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以物质的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当今全球金融的一体化,也使得世界上的文化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一体化的特征。而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并非像经济、金融的一体化的目标一样,最终是同一化,一种趋同的趋势。因为文化的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这样的话,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大概就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随着资本的由中心地带向边缘地带扩展,(殖民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也渗透到这些地区,但随之也出现了第二个方向,即(被殖民的)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抗争和互动,便会出现边缘文化渗入到主流文化主体的现象。

  其实全球性(Globility)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多样性与差异,尤其是在性与性别,民族与国籍等,作为一个民族长期延续、生存的见证的起其民族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在描述和赞扬一种无端行动并为之辩护的思想领域中作出的全部努力,通过这种努力,人民才将其创造出来并维系它的存在。3正是由于多种民族,民族文化的存在,才使得20世纪亚、非、拉各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有了实现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全球资本的加速运转,使得掌握全球资本的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凌驾于政府之上,资本周转的目的是为了寻求利润,而跨国公司则运作着这些资本。跨国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不是本土的,是一种全球性的,是以一种民族文化为土壤的,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以消费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例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等。正是这些全球性的消费文化及其技术对本土文化形成了严重的入侵。这样,使如今的青少年只知有情人节,而不知有七夕节;只知有万圣节,而不知有重阳节。只知有桃太郎,史莱特,奥特曼而未听过三毛,王二小……

  三.面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流失,我们将向何处去?

  全球化及现代化为人们带来新的生存和思想方式,以及它所创造出来的国际性文化格局,可以概括为两个过程(对立矛盾):一面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被同质化,并趋于削弱和消失;另一个方面是文化交流、互补、综合以及最终出现新的多样化,在经济和金融市场上,达到同质化,很容易,因为有利润的共同驱使。可在思想文化上,则是很难达到同质化的,首先没有达到同质化的趋同动机,创造出的思想和文化,难道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难道是为了求一种共同的目的?答案是否定的。况且杰缅季叶夫曾指出:民族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民族性是个人终生的和几乎是最稳定的社会特征。人的贫富可能变化,社会的、阶级的和党派的属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还可以改变宗教信仰,然而人的民族性是亘古不变的。4

  可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悬殊,使文化的交流并不总是处在一个对等的层面上进行的。就目前情况而言,资本正在重构积累的特殊空间,而文化是资本组织并传播生产欲望的所在。因此可以说资本充斥了整个生产进程,进而它的发展也就影响了文化的发展。资本雄厚的民族和国家在进行文化输出、传播、交流的过程中,因他们拥有高科技的传播媒介,所以在无形之中就具备了无可比拟的优势。相反而那些贫穷的国家,不是处于政局的动荡之中,就是广大国内人民处于饥饿的边缘,那有心思去向先进的文化学习,以来输出自己的文化?要知道,跨国资本的作用可以使群体关系发生变化,相应地也可以使文化的同一性发生变化。我们都明白文化同一性的改变常常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无意识中实现的。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同一性受到影响甚至削弱,很可能它意识形态方面的国家机器就会萎缩,结果一切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受全球资本的支配作用,这是十分可怕的。

  为此,对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所表现的趋同化和多样化这两个潮流性的趋势,我们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发展的机遇期。在这个机遇期间,应该积极地吃开放态度,合理地借鉴、吸那外来的他国文化,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新型西方消费文化,同时采取行政或经济手段鼓励民族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民族文化产品的输出与外来文化产品的输入达到平衡或是出现顺差,而不是逆差。以在对外的文化交流中与发达国家处于平等地位或是有利地位。其次,对于我们两千多年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树有一定的民族自信心,伟大的中国文化是具有强大的同化力与无与伦比的包容会通性的,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外来的文化都没能改变我们民族文化的主体,来自印度的佛教,还有来自阿拉伯的伊斯兰教,最终还都不是被我们的本土文化所同化,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伊斯兰教体系,成为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他的一些外来文化事物不是被彻底中国化,就是因为“水土不服”而丧失生命。相信,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会作出更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它本身所拥有的价值将被人们重新认识。

  注释:

  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2、323页。

  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中文版,龚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2页。

  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参考书目:

  李建中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中文版,龚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绍华编:<<三峡文化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版.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法定节假日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端午节民俗活动万种风情

端午节民俗活动万种风情

端午习俗的养生奥秘:吃粽子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712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