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一年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2021-01-25 10: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法定节假日在每年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一年的法定节假日天数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就需要根据国家部门来对每年的法定假日作出放假安排通知,这样才能落实下去。那么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一年法定节假日多少天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希望能帮到你。

  一、一年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我国一年的法定节假日一年共11天。

  1、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元旦。

  2、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

  3、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五一国际劳动节。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国庆节,也称国庆日、国庆纪念日,是指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节日。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年法定节假日多少天 

  二、法定节假日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该支付工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的正常工资中已经包括了法定节假日工资。但是,在计算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时,却不能将正常工资抵消加班工资。凡是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补休的,均应该支付给劳动者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或日工资标准150%、200%的工资;安排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则应该另外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小时或日工资标准300%的工资。

  由于国家规定在法定节假日内需要给员工放假,因此有的用人单位就借口不支付放假期间的工资,但其实单位这样的做法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的规定,即使是在法定节假日给员工放假了,此时也应当支付员工相应的工资。同时在国家法定节日安排员工加班的,还要格外支付加班工资。

  法律依据:

  《劳动法》

  第四十条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多多少少也应该知道,在进行法定节假日安排的时候,是会根据具体时间的日历来进行确定的,这样才是准确有效的,不会出现问题。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的有关一年法定节假日多少天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9246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