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出国"培训"后离职 培训费谁来掏

2019-05-04 11:2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纠纷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钳工李杰(化名)被公司派到新加坡总部培训,其实是工作。当他回国后申请离职时,却被公司以违反培训合同为由告上法庭。近日,浦东新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该公司要求李杰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共计7万余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出国培训名不副实2003年3月,30岁的李

钳工李杰(化名)被公司派到新加坡总部“培训”,其实是工作。当他回国后申请离职时,却被公司以违反培训合同为由告上法庭。 近日,浦东新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该公司要求李杰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共计7万余元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出国培训名不副实

2003年3月,30岁的李杰应聘到一家模具公司当钳工,并签订两年的劳动合同。

同年10月底,公司又与李杰签订《国外工作培训合同》,合同约定,公司派李杰到新加坡参加技术方面的工作培训,期限两年,每周工作培训44小时,李杰培训期满后须在公司工作满三年,如违约应支付违约金2万新加坡元。

李杰原本认为培训机会难得,可到了新加坡才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到专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而是和在国内一样当钳工,工作时间从每周40小时延长到44小时,还经常加班。

去年5月,已经回到国内的李杰向公司提交离职申请,不料公司拿出当初签订的《国外工作培训合同》,称李杰违约,要求他支付违约金。李杰不同意,结果被公司告上法庭。

法院判决维护公道

法庭上,李杰辩称:自己在新加坡工作时,公司支付的只是津贴、住宿费用、差旅费用,根本没有培训费用,所以这份培训合同无效。李杰还向法庭提供了他在国外的津贴收入清单。

公司则提交了受训人员评估表及培训笔记,证明李杰当初的培训情况和培训内容。

法院审理后认为,公司虽然与李杰签订了《国外工作培训合同》,但送他到新加坡总部只是从事与国内相同的工作,而非向他提供特殊待遇,因此,双方基于工作培训而作出的有关服务期和违约金的约定,法院不予采信。公司要求李杰支付违约金的诉请,依据不足。

此外,李杰回国后,原劳动合同期限已满,李杰虽然继续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但双方始终未续签劳动合同,这属于“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情形,依据相关规定,劳动者可随时终止劳动关系。

据此,法院作出判决,对公司要求李杰支付违约金等诉请不予支持。

劳动纠纷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794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纠纷律师团,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