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银行开发贷款将重启:房地产信托将收缩

2013-01-10 16: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信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信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融资渠道的大门正在慢慢“关闭”。2008年,信托融资、银行开发贷款就像分别处在房地产融资“跷跷板”两端,当一端下沉时,另一端就会上翘。如果这样的“跷跷板”效应仍将发挥作用,那么现在房地产信托融资收紧,或许意味着银行开发贷款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房地产信托融资渠道的大门正在慢慢“关闭”。2008年,信托融资、银行开发贷款就像分别处在房地产融资“跷跷板”两端,当一端下沉时,另一端就会上翘。如果这样的“跷跷板”效应仍将发挥作用,那么现在房地产信托融资收紧,或许意味着银行开发贷款的“门”即将开启。

据跟踪调查,2008年12月,国内共有9家信托公司成立15款房地产投资信托产品,共募集资金14.16亿元。相比2007年12月募集超过30亿规模,募集量已经减半。

分析人士认为,监管层严控部分资质不高、存在一定潜在风险的项目进入信托融资渠道,是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减少的重要原因。去年10月底,银监会新规提高了房地产公司通过信托公司融资的门槛,而该政策效应显现后,房地产类产品发行量大减50%。“预计未来几个月房地产类产品的趋势将依旧保持低迷。”

虽然政策的因素最为直接,但另一种观点是,房地产信托融资收缩是银行、信托渠道融资“跷跷板”效应的再度体现。一个直接的证据是,上海银监局调查显示,对于2009年房地产信贷取向,上海各银行采取 “加大支持力度”、“有选择地支持”和“维持现状”的比例分别上升0.6%、4%、5.9%,而继续“逐步收缩”的银行比例下降12%。

据统计,2008年12月房地产信托产品加权预期收益率达到9.12%。在利差缩小后,相比安全性高而收益低的政府投资性项目,开发贷款在效益上对银行有足够吸引力。

“房地产的行业风险还是存在,银行继续谨慎对待开发贷款是正确的选择。”一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高层对本报表示。

目前市场普遍分析认为,房地产业的政策面宽松不等于资金面宽松。对于银行而言,如果交易量不能保持稳定,开发商资金回笼慢,可能会影响开发商正常还贷。目前,已有部分银行对存量开发贷款 “展期”(即同意延期还款),当前寄望银行立刻开闸开发贷款也不现实。

“我们判断今年开发企业就会出现分化。”上述银行内部人士认为,或许开发贷款会出现“结构性机会”,但总体而言银行仍对其保持高度的谨慎。














信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230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信托法律师团,我在信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