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粮食走私危及国内食品安全

2014-07-31 09: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食品安全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食品安全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在广西地区开展缉私轮战行动,一些中越边境的粮食走私逐渐由广西向云南边境转移。昆明海关7月29日通报,该关连续破获两起走私大米等农产品入境大案,查证涉嫌走私进境大米、玉米等农产品共...

  今年以来,海关总署在广西地区开展缉私轮战行动,一些中越边境的粮食走私逐渐由广西向云南边境转移。昆明海关7月29日通报,该关连续破获两起走私大米等农产品入境大案,查证涉嫌走私进境大米、玉米等农产品共约6万多吨,案值约3.17亿元,打掉两个利用“蚂蚁搬家”形式绕越设关地偷运走私大米的走私犯罪团伙。

  “蚂蚁搬家”分散走私

  近期,多个渠道的线索反映,并非粮食主产区的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城有大批量大米运往省外。获此情况后,昆明海关缉私局下属天保海关缉私分局组织人员跟踪、摸排,初步确定大批量大米在本地短暂流通并随后外流的情况,系有人通过非设关通道以“少量多次、蚂蚁搬家”式的手法走私入境。

  海关初步查明,走私团伙分工明确,他们为逃避打击、降低风险,多选择在深夜和凌晨采取“化整为零”、分散发车时间等方式走私入境,每辆小货车一般运输12至16吨左右,并且还派专人监视海关人员及车辆的动向。

  在摸清不法分子的活动规律后,7月16日凌晨2时,当犯罪嫌疑人准备交货时,缉私人员在不同地点同时采取行动,抓获马某、陈某、高某、谢某等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现场查封存放走私粮食存库4间,查扣涉案货车11辆,查获走私大米210吨、包谷90吨。经查证,该团伙共走私大米4万余吨。

  此前两天,河口也传来捷报,另一个大米走私大案亦成功告破。

  7月13日,在昆明海关缉私局的指挥下,缉私人员采取“长途用兵、异地集结”的作战模式,分别在河口、曲靖两地同时开展查缉、抓捕和取证工作。不法分子将货物从越南走私船搬运到大货车上时,被海关缉私人员现场查获。

  实际上,这些从事大米走私的犯罪团伙早在4个多月前就已经进入海关缉私人员的视线。当天,包括涉案公司负责人、过货人、买方、调运方在内的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现场查获走私大米200吨。证据显示,该团伙3个月来走私大米达两万余吨。

  据介绍,这些走私大米从越南偷运过界河,运到边境后再转运到曲靖,最后通过铁路运输发往四川宜宾、湖北等地销售。

  走私大米霉变发黑

  媒体了解到,在云南本地市场,大米价格约为每公斤3元至3.5元。从越南走私过来的大米,色泽和香味与国内香米接近,但价格却要便宜1元多。

  据介绍,走私大米进入国内市场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在当地销售给米线米粉等加工企业;二是经过简单的粗加工后进行销售;三是经过抛光打蜡等处理后与国内大米进行混装,甚至冒充一些品牌大米进行销售。实际上,真正获利最丰厚的就在第三种方式。

  在河口大米案中,由于走私过程中包装简易、运输和仓储条件低下,不少走私大米已经发潮结块,呈现出黄绿色,有的甚至已经霉变发黑,其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即便经过二次加工也难以消除。

  大米等农产品走私不仅偷逃国家税款,还破坏正常经济秩序,使国内相关种植业、加工业的健康发展受到冲击;特别是由于这些走私大米没有获得检验检疫部门的检测报告,威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据悉,为进一步加大对大米等农产品走私的打击力度,海关总署决定,在正在开展的“绿风”行动中,要集中力量推进打击大米等农产品走私专项行动。

  □说“法”农产品走私贻害无穷亟须严惩

  当前,我国农产品走私活动正处于一个高发阶段,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大量农产品走私不仅偷逃应缴税款,还冲击国内相关种植业、加工业健康发展,如十个直属海关联合破获的一起特大走私农产品系列案中,涉案的走私花生多达13万吨,相当于我国花生主产区一个种植大县一年的花生总产量,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同时,走私农产品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如2013年已被海关查获的9.4万吨走私肉类产品中,有超过3万吨是来自疫区;在上述特大农产品走私系列案中,在扣走私花生存在发霉变质的情况,有的黄曲

  霉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最高上限值的37%,这样的花生流入市场将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相关部门应针对农产品走私的“购、运、储、销”关键环节,开展立体打击和综合整治,进一步形成反走私合力,严惩走私犯罪。蔡岩红

食品安全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829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食品安全法律师团,我在食品安全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