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如何判断涉外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

2017-11-24 10: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涉外法律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涉外法律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在发生涉外合同争议纠纷的时候可以自行选择适用哪国的法律。但是,也有当事人不选择或者是无法选择适用哪国法律的,这时候就应该适用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那么,我们如何去判断涉外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呢?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下面文章,欢迎前来阅读、参考。

  有越来越多的涉外合同,如果是当事人没有明示选择要适用哪国的法律的话,则就会按照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来处理。一般来说,最密切联系地需要根据涉外合同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一般情况下,应适用合同订立时出卖人营业所所在地的国家法律;但是如果合同是在买受人营业所所在地谈判订立的,或者合同主要是依买受人确定的条件并应买受人发出的招标订立的,或者合同明确规定出卖人须在买受人营业所所在地履行交货义务的,则适用合同订立时买受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2、银行贷款或者担保合同,适用贷款银行或者担保所在地的的法律;

  3、保险合同,适用保险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4、承揽合同,适用承揽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5、技术转让合同,适用受让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6、工程承包合同,适用工程所在地的法律;

  7、科技咨询或者设计合同,适用委托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8、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的,适用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

  9、成套设备供应合同,适用设备安装运转地的法律;

  10、代理合同,适用代理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11、动产租赁合同,适用出租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12、仓储合同保管合同,适用保管人营业所所在地的法律;

  13、以营业所确定适用法律的,如果当事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所时,应以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营业所为准;当事人没有营业所的,以其住所或者居所为准,即适用其住所或者居所所在地的法律;

  14、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或者经营者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

  以上文章就是对判断涉外合同的最密切联系地的全部内容。通过上述文章内容,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涉外合同进行分析,包括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银行贷款或者担保合同、保险合同、承揽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工程承包合同、科技咨询或者设计合同、劳动合同、成套设备供应合同、代理合同、动产租赁合同、仓储合同、消费者合同等等,通过上文相信大家也都有所了解。如果还有其它不懂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涉外法律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525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涉外法律律师团,我在涉外法律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