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七种具体审计程序

2021-06-28 07: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审计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审计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七种具体审计程序?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七种具体审计程序

  1、检查。检查程序具有方向性,比如在执行抽盘时,审计人员既要从存货检查至会计实务中的存货盘点记录,又要从存货盘点记录检查至存货,而不能仅进行单向抽查。

  2、观察。观察程序获取的是时点证据,并且被观察人员的行为可能因被观察而受到影响,所以只执行的观察程序往往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询问。询问程序适用于整个审计过程,对执行这一程序的审计人员的沟通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4、函证。函证是指审计人员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以下情形适用函证程序:

  (1)针对的是与特定账户余额及其项目相关的认定;

  (2)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之间的协议和交易条款存在错报风险;

  (3)获取不存在某些情况的审计证据。

  5、重新计算。重新计算是指审计人员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有时审计人员不能完全信赖被审计单位的计算结果,需要亲自重新计算,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6、重新执行。重新执行是指审计人员独立执行原本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重新执行程序主要在控制测试中应用。

  7、分析程序。这一程序有点类似于财务分析,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或非财务信息是否合理,来推断是否存在错报风险。

  二、本质特征

  其一是指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其二是指审计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审计与经济管理活动、非经济监督活动以及其他专业性经济监督活动相比较,主要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特征。

  三、主要分类

  1、按审计活动执行主体的性质分类,审计可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种。

  2、按审计内容分类,我国一般将审计分为财政财务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

  3、按审计实施时间相对于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前后分类,审计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

  4、按采用的技术模式,审计可以分为账项基础审计、系统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种。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七种具体审计程序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七种具体审计程序有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审计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274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审计法律师团,我在审计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