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拍卖公司雇托儿:天价背后有推手(图)

2013-01-10 16: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拍卖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拍卖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3月初,《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拍卖佣金案牵出行业潜规则,“推手”惊现拍卖业》的文章,文中报道了上海重元艺术品拍卖公司起诉被告马某拖欠佣金30万元,马某则称,自己是该拍卖公司雇的“托儿”,举牌只为“营造气氛”,并非真正竞买人。无独有偶,昨天各网站转

  3月初,《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拍卖佣金案牵出行业潜规则,“推手”惊现拍卖业》的文章,文中报道了上海重元艺术品拍卖公司起诉被告马某拖欠佣金30万元,马某则称,自己是该拍卖公司雇的“托儿”,举牌只为“营造气氛”,并非真正竞买人。无独有偶,昨天各网站转载的一篇文章《天价是如何“上天”的》中,一名“职业推手”爆料拍卖行如何一步步做出“天价”。
  “推手现象其实很普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多家拍卖行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90%以上的拍卖公司都这样做”
  《天价是如何“上天”的》中提到的职业“推手”刘义,把拍卖行“推价”过程总结为“三步走”:低标价—虚叫价—拍回或卖出。刘义称,为了吸引买家,拍卖行往往在图录上把拍品竞拍价标得很低,以吸引人气;然后,由拍卖公司找来职业“托儿”(有的甚至是委托人自己)参与竞价;最后如无竞拍者,“推手”就自己举牌拿下拍品。
  “不能说每家都有吧,但至少90%以上的拍卖公司都这样做过。”南京多家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推高价格对拍卖行、委托方甚至买方都有好处。
  “委托方对拍品的心理价位普遍较高,比如一幅画值300多万元,他私下和拍卖行说定,最低卖到500万元。能卖掉更好,没人买的话‘推手’就自己拍下。”江苏长风文化产业集团常务副总经理顾颖深谙拍卖行运作规律,他透露,也有买家提前和拍卖行打好招呼,这件瓷器1000万元我拿了,但价格你给我做到2000万元,“这样一来,拍品身价立马翻番。”
  “如果假戏真做,有局外人高价拍去,当然皆大欢喜。即使没有人接招,现场气氛也做足了,至于事后是否交割,也没人追问。对拍卖行来说,何乐而不为?”顾颖说。
  托儿损害的不仅仅是买家
  “推手”对艺术品市场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文化部中国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文物鉴定家王立军给记者讲过一个真实故事:一名企业家买了一大堆某当代画家的作品,价格出奇地高。该企业家说,他听人推荐后,密切关注这位画家一年多,发现其作品在各大拍卖会上成交价屡屡攀升,他认为“市场不会说谎”,并据此判断这位画家有升值潜力,于是花大价钱从拍卖会上拍回一批作品。“姑且不论这位画家到底有无潜力,单从价格来看就被‘宰’了。他也许中了拍卖会的局。”
  王立军所说的“局”,就和拍卖“推手”有关。一位拍卖师也告诉记者,拍卖“推手”是当代艺术热衷的炒作方式。“我有位画家朋友,他的画被北京某机构买断5年。一年以后,这位画家给我看了一份他的作品拍卖纪录:3月份,4000块钱一平尺;8月份,8000块钱一平尺;12月底,飙升至1万块钱。谁都知道这是‘包装’的效果,他的画哪值这个钱呢!”
  “推手”不仅让买家吃亏,也让整个拍卖市场缺乏诚信。香港著名收藏家、古玩经纪人翟建民曾经告诉记者,内地拍卖纪录一般不被人看重,原因是“注水太多”。
  想规范?很困难
  根据我国《拍卖法》第30条规定,“委托人不得参与竞买,也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竞买”,很显然,“推手”属于恶意串通竞买。记者从一位律师那里了解到,对于这种恶意串通、虚假托拍的行为,如果证据确凿,可以认定拍卖无效,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吊销营业执照。
  但问题是,目前拍卖“推手”取证非常困难。据记者了解,我国目前还没有一起因为“推手”现象导致拍卖行和委托方受罚的案例发生。
  “在拍卖市场逐步规范之前,对付‘推手’最有效的方法,也许只能是让买家提高警惕性,理性看待拍卖纪录、理性参与拍卖。在拍卖之前,对拍品一定要充分了解,有个最高心理价位,不能一时冲动,中了别人做的‘局’。”王立军最后说道。(中国经济网)

拍卖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8860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拍卖法律师团,我在拍卖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