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供销社要为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担当主角

2010-08-29 15: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农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农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供销合作社要发挥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优势,努力成为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这是此前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举办的亚洲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发展论坛上提出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赵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供销合作社要发挥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优势,努力成为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这是此前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举办的"亚洲合作社农产品现代流通发展论坛"上提出的。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赵显人在论坛发言时指出,与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相比较,我国的农产品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连接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流通主体和交易方式,依然是传统经营业态和对手交易方式占主导地位。据相关调查,目前约42%农户的农产品是依靠自销,45%的农户是通过个体商贩和纪纪人销售,仅2.7%的农户是通过订单销售。交易方式的落后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区域性、结构性的卖难问题不断出现,制约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据介绍,近两年来,围绕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制定了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规划方案,出资1亿元人民币,组建了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选择有行业带动作用的农产品市场加以重点培育和扶持,使之成为农副产品市场网络的枢纽和龙头。目前,全国供销社系统共建有各类农副产品市场3038个,年交易额935亿元,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有184个,涌现出一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较强的大型批发市场。

  通过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培育了一批拥有农产品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中型骨干龙头流通企业。通过龙头流通企业的拉动和产销衔接、订单直供的经营模式,推进了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基地建设,与农户生产基地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同时推动了连锁超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与专业合作社的对接,加大农产品直接采购力度。目前,全系统一半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与供销社连锁经营网路"新网工程"的对接。开辟了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菜市场和批发市场的便捷通道。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的29.5万个便民超市中,大部分设有农产品销售专柜。

  赵显人指出,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可探索适合我国发展的三种创新模式:

  一是加快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提升交易功能。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载体。农产品批发市场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的交易场地,而是一个包括发挥价格形成和信息交流作用在内的综合性功能平台。[page]

  二是推进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产销衔接。从世界范围内看,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建立农产品直采基地,从农产品基地直接采购农产品的农超对接、产销衔接模式,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趋势。在发达国家,连锁超市已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在美国,农产品从基地直接采购的比例超过67%,

  三是创新经营方式,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推动农产品采用拍卖、竞买、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支撑,网上交易作为一种新的贸易流通方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使交易更为便捷,并在一些具备条件的领域启动了电子交易系统。

  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必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赵显人说,收购、加工、销售农产品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业务,涉农企业多、联系农民广是供销合作社的主要优势。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供销合作社不仅拥有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长期积累的农产品收购、贮运、加工和批发交易设施和经销经验,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帮助农民把生产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增加农民收入,这既是供销合作社的传统优势,也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供销合作社要努力成为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要在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上唱主角。

农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075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农业法律师团,我在农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