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健全储备体系保障粮食安全粮

2010-08-30 15:3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农业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农业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粮食流通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加了粮食安全保障的难度。近年来,威海市围绕粮食安全主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健全地方储备体系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方储备体系,为强化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矗在争创省级地方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以来,粮食流通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增加了粮食安全保障的难度。近年来,威海市围绕粮食安全主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健全地方储备体系的有效途径,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地方储备体系,为强化宏观调控、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基矗在争创省级地方储备粮管理示范库活动中,全市四个粮食储备库全部荣获“山东省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示范库”称号。

  一、以落实政策为突破口,夯实地方储备体系基础

  九十年代以来,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建立了两级粮食储备制度。进入新世纪,我们通过对威海市情、粮情的扎实调研,认识到威海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决定了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制约,规模孝商品率低、发展空间狭窄;粮食消费增长迅速,需求增加,销区市场快速形成;“社会存粮”逐年减少,危机应对能力不足;粮食市场发育滞后,流通费用高于周边地区。这些因素构成我市粮食安全保障的脆弱面,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充足的地方储备,是在粮食计划主渠道向市场主渠道转换期,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我们紧紧把握不同时期的机遇,切实落实储备政策。

  (一)落实规模,完善储备制度。我市先后建立了地方储备、政府调控商品周转粮食库存、成品粮油3种形态的储备。2002年在制定威海市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方案时,直接把地方储备粮食的规模落实到各市,相关政策紧随配套,12万吨小麦储备随即落实到位。2004年,为增加粮食市场调控实力,市局抓住时机,建立了市县两级2.2万吨政府调控商品粮食周转库存制度,目前也全部到位。今年又建立了成品粮油储备制度,900吨植物油、800吨面粉储备于今年2月落实到位。

  (二)落实储备库建设规划。市政府出台“地方储备粮库建设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县级以上中心粮库现有规模不足的,要在3-5年内规划建设到位。所需土地和建设资金,由同级政府统筹安排,并减免相关税费”的政策。市局要求各市迅速将中心粮库建设列人重要日程。近年来,市县两级合力攻关,多方争取,使中心库建设规划得以落实。建设资金主要争取财政投资,不足部分采取盘活土地、贴息贷款等方式筹措,保证粮库建设需要。目前,文登、乳山及市直建成4座中心粮库,地方储备粮实行集中管理;荣成市新建6万吨粮食储备库,今年8月可竣工投入使用。所有新建粮库,同步配置环流熏蒸、机械通风、微机粮情检测等储粮设施,配置粮油品质检测仪器和输送设备;对建设较早的仓库进行现代化改造,全部配置微机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系统及粮仓机械。到今年底,全市累计投资1.5亿元,建成5座24万吨地方储备粮库,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管理领先的地方储备体系。今年,我市还要规划建设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将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page]

  二、以创一流管理为目标,健全现代储备管理体系

  储备粮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是我市指导储备企业开展工作的主要抓手。新建储备企业都有人员成分新、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高投人的现代粮库需要高水准的管理,把最高目标作为工作目标,企业就有明确的方向、上进的动力,职工就能迅速转换角色,勤于学习,提升素质。几年来,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建一流设施、创一流管理,争创省级规范化管理示范库”活动,使所有建成库迅速走上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主要工作措施是:

  (一)明确工作标准。威海市政府每年都要考核部门工作,有一项工作达不到目标,就直接影响部门在综合考核中的成绩和位次。我们把达到省级储备管理示范库标准,作为政府考核市局工作和对县级局工作考核的目标;就是为了把考核作为动力,使各级高度重视,在组织、措施、投资等方面保障工作顺利实施。

  (二)典型引路,考核推进。市局组织骨干力量到省内先进单位参观学习,不断对照先进找差距、摆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组织各市分管科、局长、库主任,逐个单位进行现场观摩、检查,使大家在比较中找准自身不足,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活动的开展;市局每年组织的两次仓储管理考核检查活动,在考核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依照省局下发的《地方储备粮规范化管理考核验收评分表》,逐项考核打分,并将结果通报全市,促使各储备库不断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各储备库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促进了整体水平的上升。

  (三)强化调度,关键环节重点指导,提升软实力。规范化管理标准相同,硬件建设可以通过投资解决,但企业软实力各库情况不同、工作进展不一。我们在推进工作中,重点抓储备管理制度和企业制度建设、职工培训、储粮科研及新技术推广工作,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一是,从全市角度,制订了《威海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粮油仓储企业综合考核标准》,明确地方储备粮管理标准和要求、管理权限及责任,健全地方储备粮库存及轮换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科学储粮制度等制度体系,完善约束机制,以制度规范储粮行为,确保全市地方储备粮帐实相符、储存安全。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保人员素质。市局先后编写了《粮油储藏管理知硼、《粮油仓储管理实务》,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参加职业等级培训,业务知识竞赛等形势提高队伍素质。同时,各库还组织业务骨干“走出去”,赴先进单位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拓展视野,查摆问题和差距,改进工作。三是,统一修订企业管理制度。按照科学、高效、实用、严谨原则,采取全员参与、上下结合方式,组织修订、完善各储备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职工人手一册。执行中着重落实工作责任、标准和奖惩兑现,用制度管理人、规范人,调动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四是抓企业文化建设。各储备库都请部队教官指导开展军事训练,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开展不同形式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完善生活设施,切实关心职工的思想和生活,使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五是抓现场管理。“流程细、操作精,指标细、控制精”的管理要求,就是要从小处着眼,从大处入手。威海国家粮食储备库,把工具、机械库现场管理工作细化,设备器材定位、状态卡片明示,职工一口清和制度掌握流利,工作处置到位;文登粮食储备库粮面平整结合检测作业规划分区,横平纵直,棱角分明。市旅游局领导组织人员参观储备库现场,感言“这样的现场分明折射出粮库人的责任、追求和辛劳”。[page]

  三、以实施绿色储粮工程为抓手,提高科学保粮水平

  储备库体系建成后,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储备效益,指导各单位认真执行《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大力推进绿色储粮工程建设。在仓型建设选择上,指导各库创造绿色储粮条件。乳山市地方储备库采用了拱板式仓型,每个廒间容量2000吨,既适应粮食产业化趋势,有利于单品种储存,又强化了仓房结构,密闭性能好,防潮性能高,在高温季节仓内温度也可维持准低温状态,为绿色储粮奠定基矗在储粮新技术应用上,积极推广以“膜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电子检测”系统为核心的先进适用储粮技术,新技术应用率达到100%。在储粮科研上,积极开展储粮科技研究,发动职工开展小发明创造活动。市局通过开展“威海市安全储粮配套技术应用优化调研”,建立区域储粮模型,提出安全储粮技术应用优化方案,区别不同仓库、不同季节,应用不同的储粮技术。组织开展的高大平房仓;“磷化氢膜下环流熏蒸技术研究”取得成功,实现了在一个轮换期内库存粮食只需熏蒸一次的目标,年吨熏蒸费用平均为0.06玩,较全仓环流熏蒸节省80%左右。后续拓展的“膜下环流通风道磷化铝动态潮解熏蒸法,进一步降低了费用。文登储备库自主开发的仓储管理与粮情智能分析软件,输入温度等粮情数据,迅速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操作简便,判断准确,提供了更科学快捷的工作手段。近年来,我市有8项储粮科技成果分获国家粮食局、省粮食局及威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四、以整合社会优势力量为手段,推进储备经济发展

  通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地方储备库在粮食产业化中的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大量的粮食购销业务,承接粮食的生产和加工,平衡市场供求,成为粮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积极构筑市场营销体系,最大限度掌握地产粮源,保证储备轮换需要。首先,整合社会力量,建立粮食经纪人制度,直接服务于储备粮食的收购人库工作。我市是粮食销区,粮源不足限制着储备轮换,集中储存与分散入库的矛盾,只能通过提高收购的组织化程度来解决。我市建立了农村粮食经纪人制度,发展1000多人的粮食经纪人,为储备企业最大限度掌握粮源创造了条件。去年,各储备企业采购小麦6万吨,其中80%是通过粮食经纪人收购的。其次,整合库、厂优势,畅通轮换渠道。我们引导储备库和加工企业开展战略合作,轮出储备粮全部销售制粉企业,同时接收加工企业收购新麦用于轮换。第三,发挥库存优势,适时吞吐,提高储备综合效益。指导各储备库,抓住市场时机安排轮换操作。在市场价格波动时,统一调度储备轮换粮源,投放骨干加工企业,保障大型超市货源。去年全市地方储备轮换实现效益180万元。第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仓储企业优势,推广应用现代物流技术,与社会物流力量衔接,搭建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平台,添置散装散卸机械设备18台套,年节省流通费用200万元。[page]

  科学规范的地方储备体系,为我市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历次粮食形势突变引发的市场波动中,我们用坚实的储备基础,从容应对市场危机,有力地保障了我市的粮食安全。今后,我们要继续学习兄弟单位的好经验,不断完善粮食安全体系,健全储备体系,促进我市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5668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农业法律师团,我在农业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拓展阅读年普法人次15亿+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