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税收筹划的模糊型节税原理

2012-12-27 01: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财税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财税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或者既是又不是的现象。比如,税率降低的同时税基也扩大的税制改革对纳税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纳税人到底投资哪个行业好?纳税人到底投资哪个国家或地区好?纳税人到底能节减多少税?这类不确定的现象大多数可分为随机现象和模糊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或者既是又不是的现象。比如,税率降低的同时税基也扩大的税制改革对纳税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纳税人到底投资哪个行业好?纳税人到底投资哪个国家或地区好?纳税人到底能节减多少税?这类不确定的现象大多数可分为随机现象和模糊现象。在一定条件下,随机现象是在事件发生之前不能确定,但在事件发生之后就能确定的现象。随机现象表现出来的是条件的外在的不确定性,而事件本身具有内在的确定性。上面我们所讲到的节税原理都是建立在节税条件和目标具有内在确定性基础之上的。然而,世界上大量的不确定现象是模糊现象,模糊性是事物一种内在的不确定性。如有时纳税人的节税目标,节税方式、节税风险等都会呈现出模糊特征。而且当人们不可能对事件发生的全部因素和全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只能在少量因素和少量因素之间的关系中进行分析时,本来是明确的概念也会变成模糊概念。数学家提出了研究和处理模糊现象的模糊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

模糊理论承认模糊,承认中介状态,从中介状态中寻找非中介倾向性,意义非常重大,它使事物的模糊现象清晰化、数量化、合理化,这一新的思维逻辑很快被运用到诸多管理决策领域,包括财务管理决策和税收筹划决策。这种节税目标、节税条件、节税方式、节税风险等不具有内在确定性,呈现模糊特征,需要用模糊决策来筹划节税的,称为模糊型节税。模糊型节税原理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及概率统计等专业知识,通过节税函数寻求最优节税途径。

财税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7025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财税法律师团,我在财税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