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程序中的撤诉与缺席判决

2016-08-24 1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诉讼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诉讼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即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所为的判决。那么,行政诉讼程序中的撤诉与缺席判决是怎样的呢?

  1、撤诉

  (1)原告主动申请撤诉

  原告申请;

  申请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一审裁判作出之前提出;

  申请应为原告的真实意思表示;

  申请必须得到法院的准许。

  (2)被告改变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同意并申请撤诉

  被告在行政诉讼过程中有可能向原告承诺改变具体行政行为,以求得原告撤诉,为了避免被告在原告撤诉后不履行承诺,法院最好在审查时注意这种现象。

  (3)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虽到庭但未经法庭同意而中途退庭的,视为申请撤诉。

  法院裁定撤诉问题与当事人自由处分其诉权原则;

  当事人自由处分诉权的基础是自愿,而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以各种方式对原告施加压力的情形较多,为保障当事人自由处分诉权,应该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并不仅仅解决行政争议,而更在于体现司法审查的意义:约束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时,原告撤诉可能造成违法行政行为消遥法外,或者原告与被告达成私下协议而撤诉,可能造成公共利益受损害,故需由法院进行审查。

  至于这种制度设计的初衷,在实践中究竟如何,参见何海波:“行政诉讼撤诉考”,《中外法学》2001年第2期。

  2、缺席判决

  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到庭后未经法庭准许中途退庭的;

  原告虽申请撤诉但法院不准许,其拒不到庭的;

  原告未申请撤诉,但经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拒不到庭,法院认为其仍需继续参加诉讼的。

行政诉讼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358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诉讼律师团,我在行政诉讼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