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怎么进行行政复议

2018-05-18 11:12
找法网官方整理
行政复议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行政复议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实施的被动行政行为,它兼具行政监督、行政救济和行政司法行为的特征和属性。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该如何维权呢?可以选择行政复议的方式去维权。那么应该怎么进行行政复议呢?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行政复议的步骤

怎么进行行政复议

  一、在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之前,申请人要明白行政复议证据规则。

  首先自己要有“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这个事实的证据;而后,举证责任就转移到被申请人那方,由被申请人对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证明;并且在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二、申请人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阶段。

  在这里要注意四点:1、申请人必须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也就是明确指出哪个机关作出了具体行政行为,哪个机关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3、属于复议的范围和受理复议机关管辖。4、必须在申请时效内,也就是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提起复议的时间限制。

  三、复议机关受理阶段。

  在这个阶段,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要先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认真审查以决定是否立案。一旦立案,标志着复议程序的开始。

  四、被申请人答辩阶段。

  被申请人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0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或证据,并提出答辩书。如果被申请人不能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或证据,其行为可能被复议机关认定为违法而撤销。

  五、审理阶段。

  在该阶段,行政复议机构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提出意见,经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就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作出书面裁断。

  六、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阶段。

  经过审理后,复议机关要分不同的情形作出书面的结论性决定。该决定有以下几种:维持决定、履行决定、撤销决定、变更决定、确认决定、行政赔偿决定。

  七、行政复议决定的执行。

  对复议机关在法定的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申请人可在复议期满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终局性的行政复议决定书一旦生效,当事人必须立即履行,不得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除此之外,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由复议机关依法对被申请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的活动和制度,对于监督和维护行政主体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上就是怎么进行行政复议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行政复议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124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行政复议法律师团,我在行政复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