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鉴定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2021-06-09 14: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司法鉴定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司法鉴定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我们知道,相关部门办理案件需要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法律对办案期限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很多人都对鉴定期限是否计入办案期限有疑问。根据规定,鉴定期限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计入办案期限的,但特殊情况除外。那么鉴定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法律依据有哪些?阅读完以下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鉴定期限不计入审理期限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4条:《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期限,是指从立案的次日起至判决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审理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以及处理法院之间的管辖争议期间不应计算在内。

  2、《刑事诉讼法》第149条: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鉴定的期间不记入办案期限。

  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等六部委关于《刑诉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3条: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病鉴定时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外,其它鉴定时间都应计入办案期限。

  二、司法鉴定时间规定是多久

  1、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但是,在实际的鉴定实践中,往往比这个规定的时间要长,有的到四十五天,或者两个月。因此,以鉴定会完成后,实际通知的时间为准。

  2、如果委托鉴定的内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

  3、如果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的时间,出具鉴定报告。

  4、在鉴定过程中补充或者重新提取鉴定材料所需的时间,是不计入到鉴定时限的。如果是由于当事人的原因没有按时、充分的提供鉴定材料的,造成鉴定时间的延误的,应当由延误的一方承担法律责任。

  三、司法鉴定协议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委托人和司法鉴定机构的基本情况;

  2、委托鉴定的事项及用途;

  3、委托鉴定的要求;

  4、委托鉴定事项涉及的案件的简要情况;

  5、委托人提供的鉴定材料的目录和数量;

  6、鉴定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

  7、鉴定费用及收取方式;

  8、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上面的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的法律知识。综上可知,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可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对我们是很有用的,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司法鉴定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4902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司法鉴定律师团,我在司法鉴定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