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原告没有代理律师开庭需要做什么

2021-05-23 16:5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全文系列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全文系列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民事诉讼的庭审中,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和法庭陈述等环节。那么,如果当事人没有聘请代理律师,在开庭时当事人需要做什么?民事诉讼的开庭流程是怎么样的?庭审中的证据有哪些?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关于原告没有代理律师开庭需要做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原告没有代理律师开庭需要做什么

  根据主审法官主持庭审过程,开始法庭调查:原告宣读起诉状,被告答辩,原告举证,被告质证,被告举证,原告质证;进行法庭辩论:原、被告先后发表辩论意见;进行最后陈述;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同意调解的,原、被告提出调解方案,达成协议的作出调解书;双方或一方不同意调解、调解无效的,宣布休庭,择日宣判。

  案件无非是围绕着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两个层面。至于事实认定问题,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都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特别是对于原告,若提供的证据不足以支撑自己的主张,即便是被告没有提供证据,也可能承担举证不利的法律责任而被驳回诉讼请求。而对于案件证据,这个需要原告或被告自信收集并提供,法院原则上不能予以指导或干涉。同样的,原告的诉讼请求这些属于原告权利,并且与原告利益相关的事项,法官原则上都不能依职权进行释明或帮助原告确定诉请。

原告没有代理律师开庭需要做什么

  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类型

  (1)证人证言。证人经当事人申请,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应当出庭作证。作证前,审判人员应当对证人的身份进行确认,并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要求其客观真实地提供证言。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并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为了保证证人所提供的证言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2)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在法庭出示的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包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也包括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证据。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作为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

  (3)鉴定结论。当事人出庭时,由鉴定人或审判人员当庭宣读鉴定结论,并接受当事人质询。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由审判人员宣读鉴定结论,经人民法院准许,鉴定人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出庭的鉴定人发问。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是否准许,由法庭决定。

  (4)勘验笔录。勘验笔录由勘验人或审判人员当庭宣读。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勘验人发问。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勘验,是否准许,由法庭决定。

  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即认定的,应当当即认定;当即不能认定的,可以休庭合议后再予以认定。

  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询问当事人的意见。

  三、审理期限

  《民事诉讼法》第135条对普通程序的审结期限作了如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由于民事诉讼法对需要再次延长而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的期限没有明确,因而,从理论上讲,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没有最长的期限。2000年9月起施行的最高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弥补了这一立法缺陷。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向本院院长提出申请,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应当在审理期限届满10日前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原告没有代理律师开庭需要做什么的相关内容,原告没有代理律师的,需要自己到场开庭,在开庭前书记员会检查到场人员的身份,由主审法官主持庭审,经过法庭调查、质证、辩论等程序。如果您还有其他相关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全文系列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92795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全文系列律师团,我在全文系列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