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格平等是医患关系的基石

2012-12-19 07:43
找法网官方整理
民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民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位女士状告某医院裸身胸透案,与其说是一桩民事纠纷,不如说是医患之间的价值冲突与碰撞。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裸身胸透案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

  一位女士状告某医院“裸身胸透案”,与其说是一桩民事纠纷,不如说是医患之间的价值冲突与碰撞。

  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裸身胸透案”是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在医疗资源相对紧缺的年代,病人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只有比较基本的要求,即治病。只要能够把病治好,采取什么手段、治疗过程如何,是无关紧要的。医生所代表的医疗资源,对于病人来说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即使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有什么不够妥当的情节,病人也大抵会自我消化掉,甚至把那些不必要的肉体和精神痛苦也都看成恢复健康的代价。资源紧缺导致了医患关系的失衡,它的体现就是病人对医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人格依附。所以,类似脱光上衣做胸透这样的事情,在过去是断然不会闹上公堂的。

  然而,人格权隐私权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病人还是健康人,都会怕羞,都有精神上的尊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疗资源变得相对充裕,医患之间的人格依附关系逐渐消除。这时,越来越多的病人对医生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治病,他们还要求得到符合人道主义的医疗服务,甚至他们还想了解治疗的过程是不是科学、适当和必要。患者的这种捍卫精神尊严、维护知情权的要求,是文明社会的标志。然而,部分医务人员仍然在不同程度上保留着一种优越感,没有把病人看做人格完整的个体,没有在治病救人的同时安抚伤病者的心灵,再加之医疗体制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于是各种纠纷和案件不绝于耳。

  正常的医患关系,必须以人格的平等为基石;医疗机构的服务意识,必须与公众日趋增强的维权意识相适应。这正是“裸身胸透案”中最富启示性的内容。

民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559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民法律师团,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