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诉讼期间工伤员工身亡家属继承工伤待遇合法

2014-12-17 13: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劳动争议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2011年5月,王某到一家建筑公司承包的工地工作,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2011年9月,王某在工作中受伤,后双方因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问题产生纠纷。2012年5月,王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

  2011年5月,王某到一家建筑公司承包的工地工作,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及缴纳社会保险。2011年9月,王某在工作中受伤,后双方因是否存在劳动关系问题产生纠纷。2012年5月,王某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请求确认其与建筑公司的劳动关系。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作出裁决,确认了双方的劳动关系。当年10月,王某被认定为工伤,后被认定为6级伤残。

  2013年8月,王某再次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建筑公司依法给予工伤待遇。当年10月,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裁决建筑公司,支付王某一次性工伤待遇,总计人民币65623元。

  2013年11月王某以赔偿过低为由向法院起诉。在案件审理期间,王某因病死亡,王某的妻子、儿子及父母请求继承诉讼,并请求继承王某依法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赔偿。

  争议焦点

  工伤待遇能否继承

  本案中,王某生前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其妻子、儿子及父母是否可以继承,存在着争议。

  一种意见认为,因为王某已经死亡,其相应的民事权利也随之消亡,而工伤保险待遇系王某生前的民事权利,且工伤保险待遇具有很强人身专属性,所以不能继承。

  另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的妻子、儿子及父母可以继承王某生前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法官评析

  允许继承符合公平正义理念

  法官认为:根据公平正义原则,工伤待遇应可继承。因此,王某的妻子、儿子及父母可以继承王某生前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理由如下:

  首先,从程序方面说,王某的妻子、儿子及父母要求继承诉讼,符合程序法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6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作为公民的一方死亡,应当中止审理,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本案中,王某的妻子、儿子及父母主动请求继承诉讼,法院应当准许,并继续审理。

  其次,从实体上说,王某的妻子、儿子及父母有权继承王某生前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依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鉴定为工伤的,其应当享受的待遇主要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本案中,由于建筑公司没有为王某缴纳工伤保险,因此,这三项待遇都应由建筑公司支付。

  第一,从法律性质上看,这三项待遇都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即请求权的基础在于法律的规定。从请求权产生的时间点来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应自劳动者发生构成伤残的工伤事故时产生,自完成工伤认定及等级鉴定时确定。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自工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产生。因此,这三项待遇的请求权在王某死亡之前就已经产生,之所以没有支付,是因为其后双方发生争议并进入仲裁、诉讼程序,因此陈某的死亡不影响这三项待遇的给付。

  第二,从《继承法》的角度来看,继承是将死者生前的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继承法》第2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本案中,王某死亡前已产生的三项工伤保险待遇,属于其合法财产性权利,属于可继承的财产应无疑问。

  有疑问的是,这三项待遇是否具有人身专属性,即是否随着王某的死亡而消失?法官认为,工伤保险待遇虽具有一定的人身专属性,但并非绝对不能继承,在它转化为特定的财产权利后,是可以继承的。在这方面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第二款的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第三,允许工伤职工的继承人继承工伤保险待遇,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工伤职工受到事故伤害的同时,其家庭和近亲属实际上同样受到伤害,包括因职工受伤,导致其家人减少或丧失的生活来源及额外支出的费用。如果在受害的工伤职工死亡后,待遇就消失的话,对于工伤职工和其家庭来讲,显然是不公平的。在实践中甚至会产生鼓励企业恶意拖欠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直至其死亡的恶果。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11102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争议法律师团,我在劳动争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