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工伤保险条例准备要修改

找法网官方整理
2019-01-18 03:57
导读: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我国法制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施行,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

  工伤保险制度作为我国法制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用人单位

  和劳动者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4年1月1日《工伤保险条例》(以

  下简称条例)的施行,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

  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

  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第一,各地对工伤认定范围问题,特别是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以及因违反治安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受到伤害是否认定为工伤问题争议较大,需对工伤认定范围进一步加以界定;

  第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复杂,落实待遇时间过长,严重影响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三,对不参保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不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

  第四,未参保工伤职工的伤亡待遇难以落实;

  第五,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基金支出项目、缴费方式、待遇标准等也需修改完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与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如下:

  一、调整了工伤认定范围

  (1)删去了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规定。

  征求意见稿删去了条例第十四条第(六)项关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第五条)主要考虑是:

  第一,原劳动部1996年制定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将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纳入了工伤认定范围。2004年条例制定时,《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尚未出台,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难以从其他途径得到保障,条例因此延续了试行办法的规定。2006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实施后,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职工可以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得到补偿,同时还可以通过民事赔偿的途径解决。

  第二,将机动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而未将非机动车事故纳入范围的现行规定,导致了政策上的不平衡,各地方、各部门和职工强烈反映这一规定有失公平,要求修改。[page]

  第三,从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看,工伤保险主要为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受到伤害情形提供保障,上下班途中虽然可以视为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延伸,但并不等于就是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因此,将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事故伤害的情形从工伤认定范围中删除,并不会影响对工伤保险核心情形的保障,符合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原理。

  第四,实践中,由于住房商品化和人员流动性的提高,对如何确定上下班途中争议繁多、操作难度大,如果再将受到非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纳入工伤认定范围,则操作难度更大、引发的争议更多。

  第五,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未将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情形纳入工伤认定范围;有的国家虽然将其纳入,但对“上下班途中”、“机动车”等概念作了严格限定,如仅限于单位提供的班车。不将机动车事故伤害纳入工伤认定范围的做法不仅更为简便、可行,而且妥善处理了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关系。

  (2)缩小了不得认定工伤的范围。

  工伤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目的是保障工伤职工的基本生活,应当尽可能缩小不得认定工伤的范围。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为,与犯罪相比,社会危害性较小,不宜将因这两种行为导致的事故伤害排除在工伤认定范围之外。据此,征求意见稿删除了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行为导致事故伤害的这两种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第六条)

  二、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以及争议处理程序

  (1)增加了及时报告制度。

  为了充分保障工伤职工的权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为1年。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单位和人员往往在事故发生很长时间后才申请认定,证据材料已发生很大变化,造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取证困难,无法作出认定决定。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人单位在发生较严重工伤事故后应当在24小时内报告;同时,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是否应当及时赴事故现场调查取证,由于存在不同意见,征求意见稿设计了两种方案征求意见。(第二条)

  (2)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

  条例规定:在工伤争议处理程序中,提起行政诉讼前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为了便于工伤职工尽快享受待遇,征求意见稿取消了行政复议前置程序,规定:在发生工伤争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十九条)[page]

  (3)简化了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程序。

  实践中,存在劳动关系争议的工伤认定案件往往认定时间长、程序复杂,落实待遇时间长,各地方、各部门和工伤职工反映强烈。这类申请案件在申请工伤认定前,需要先就劳动关系进行仲裁。仲裁程序的增加,进一步延长了工伤认定程序。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征求意见稿规定: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可以不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和行政复议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十九条)

  (4)明确了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

  征求意见稿规定:劳动能力再次鉴定和复查鉴定的时限按照初次鉴定的时限执行。(第十条)

  通过上述简化程序规定,最多可缩减程序30%左右。

  三、加大了对不参保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

  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未参保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不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为此,征求意见稿增加了对未参保用人单位的罚款、收取滞纳金、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第二十条)

  四、加强了对未参保职工的权益保障

  条例规定:未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的工伤职工所发生的工伤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这一规定在实践中很难落实,未参保用人单位拖欠甚至拒不支付工伤职工待遇的现象经常发生。为了加强对这部分工伤职工权益的保障,征求意见稿规定: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并补缴欠缴的工伤保险费、滞纳金及罚款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支付新发生的费用。(第二十条)

  五、提高了工亡待遇标准

  为了解决部分地区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过低的问题,征求意见稿设计了两种方案:第一,统筹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月平均工资的,以全省月平均工资计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第二,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由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8个月至60个月提高到60个月至80个月。(第十六条)

  六、其他修改的内容

  征求意见稿还对工伤保险适用范围、缴费方式、基金支出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

  第一,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纳入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第一条)[page]

  第二,增加规定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可以对部分行业的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作出变通的规定。(第三条)

  第三,将工伤预防增加为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项目。(第四条)

  第四,将由用人单位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改为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第十一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1161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劳动争议法律师团,我在劳动争议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21年品牌 · 2分钟响应 · 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工伤保险条例准备要修改
立即咨询
王律师 1分钟前解答了劳动争议法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准备要修改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
相关知识推荐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行政处罚的简易程序
2分钟
响应时间
60分钟
沟通时长
99%
问题解决率
工伤保险条例准备要修改
马上提问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中...
居住证明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居住证明的办理流程是怎样的
江苏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8203人浏览
江苏省工伤保险条例(全文)
问题紧急?推荐在线咨询本地律师
平台律师团
推荐
服务 17.0万人·2分钟内响应
咨询我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最新修订)
31781人浏览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最新修订)
工伤保险条例2014全文
9225人浏览
工伤保险条例2014全文
还有疑问?推荐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争议法律师团队
推荐
服务 16.0万人·2分钟内响应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一键咨询律师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推荐
服务 15.0万人·2分钟内响应
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