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起诉离婚的周期一般有多长

2021-04-28 15:1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离婚的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诉讼离婚需要起诉方依法提交起诉状,履行诉讼程序。起诉离婚需要完成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些流程,由法院根据事实情况和法律依据作出是否准予离婚的判决。起诉离婚的周期一般有多长?您感兴趣的话,就和找法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一、起诉离婚的周期一般有多长

  根据民诉法规定,一审简易程序应在三个月内审理完毕,普通程序应在六个月内审理完毕。一般来说,离婚纠纷都不是很复杂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简易程序审理。三个月内应该是会有一个判决的结果。拿到判决结果后,判决还没有生效。

  这时要看原告或被告有没有人向作出判决的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判决一方不服判决内容,在接到判决书之日的次日起算,十五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一般会从接受案件后,在三个月内审结。

  二审判决为终审判决,送达即生效。如果双方对判决结果没有不满意的,没有人提起上诉,那么在十五天上诉期过后,该份判决书即生效。

  简单说,如果仅有一审程序,用简易程序审理最迟三个月加十五天。普通程序审理最迟六个月加十五天。如果有二审程序,则再一审程序中再加上三个月。

起诉离婚的周期一般有多长

  二、法院判决离婚的情形

  1、人民法院判决是否离婚,是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原则考虑,所以对于判决离婚的案件,比较谨慎。

  2、现行婚姻法明确规定,只有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法定的夫妻感情确已经破裂情形,法院才会判决离婚。具体来说是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以下情形:

  (1)配偶一方存在重婚或者与其他异性同居情形;

  (2)一方存在长期家庭暴力情形;

  (3)有遗弃和虐待家庭成员的情形;

  (4)夫妻双方因为感情不和分居两年以上情形;

  (5)其他的情形。

  3、按照前述的分析,一般家庭只是夫妻之间经常吵架拌嘴,或是彼此之间不能相互理解,性格、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差异太大,或者婆媳关系不合,象这样的情形起诉到法院,法院一般都不会判决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民诉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上述文章对“起诉离婚的周期一般有多长”及其相关问题作出了回答。起诉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向法院提交相应的文件资料,出示于己有利的证据,提出诉求,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您可以联系找法网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476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