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家庭暴力的社会特征及类型

2012-12-06 17:4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婚姻家庭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导读:在理论上,家庭暴力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家庭暴力的主体为所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狭义上家庭暴力仅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间的暴力行为,且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妇女。分析家庭暴力的社会特...

  导读:在理论上,家庭暴力又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家庭暴力的主体为所有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狭义上家庭暴力仅指夫妻之间即婚姻主体间的暴力行为,且受害者绝大多数是妇女。分析家庭暴力的社会特征,不但能进一步认识其给家庭、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而且有助于寻求公正及时的司法救济。因具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家庭暴力区别于其他侵权形态的三个显著社会特征,请看下面找法网编辑的介绍。

  一、家庭暴力的社会特征

  第一、隐蔽性。

  表现在时间上,通常发生于夫妻单独相处时,尤以夜间为多,加之外人亦以他人“家务事”而不愿界入,故不为第三人明知;表现在认识上,处于弱势的女方,因存在 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观点,为换取所谓的家庭“和谐稳定”而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维权意识差。此外,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接到女方报警、投诉后,也多以家庭纠 纷、夫妻矛盾敷衍处置,不仅放纵了家庭暴力现象,也打击了受害人的求助心理。家庭暴力因“难见天日”而屡屡发生。

  第二、复杂性。

  由于法条使用了“暴力”一词,故认为暴力应当是积极行为,而忽视了消极行为的普遍存在,不能认识到家庭暴力的复杂性。从暴力内容分析,可分为积极的施暴行为和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言语攻击等;后者是指不履行夫妻扶助义务,拒绝女方正当合理的性要求,以及冷落、漠视女性精神需求,此又称作 冷暴力。从暴力所造成的后果分析,有外表上的即人身健康权受到显而易见的损害后果,也有大量存在的内在的即心理健康受损,主要因长期遭受精神折磨,心理扭 曲、变态,产生种种精神性疾病。

  第三、连续性。

  行为人往往抓住对方不敢反抗或认命顺从的心态,多次的、连续的不法侵权,给对方造成长时间的身体伤害和精神折磨。这种连续性并非是构成虐待的持续性、经常性家庭暴力,而是因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伤害后果构成家庭暴力。

  二、家庭暴力类型

  1、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 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为一些琐 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2、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4、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5、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小编总结,正是家庭暴力存在着隐蔽性和复杂性,给司法认定带来较大的难度。因此,在认定家庭暴力时应合理分配证明责任、准确把握“一定伤害后果”的认定标准。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家庭暴力相关的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标准

  家庭暴力的司法认定标准

  女性应对家庭暴力的技巧

婚姻家庭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2167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婚姻家庭律师团,我在婚姻家庭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