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的管理办法

2019-06-16 10: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海关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海关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的管理办法(1986年11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第一条为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履行其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 需进口料件的管理办法


  

(1986年11月24日海关总署发布)

  第一条 为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履行其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加 工复出口,扩大出口创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和国务院 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外商投资企业应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其优惠并承担报关、纳税 义务,其进出口货物应如实向海关申报。为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的 机械设备、生产用的车辆,以及原材料、燃料、散件、零部件、元器件、 配套件、辅料和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属保税货物,由海关实行监管 。

  第三条 本办法第二条所述进口机械设备、生产用车辆和料、件、免 领进口许可证,海关凭企业合同或者进出口合同验放。

  对外商投资企业用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的产品,复出口时,海关根 据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申领进出口许可证办法的规定办理验 放。

  进口料、件,如用于内销产品,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补办进口手续。其中属于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还应向海关交验 进口货物许可证。

  第四条 本办法第二条所述进口的料、件,按实际加工出口产品所耗 用的进口料、件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上述免税料、件包括进口直接用于加工出口产品而在生产过程中消耗 掉的、数量合理的触媒剂、催化剂、磨料、燃料等。

  进口的料、件,只限本企业加工出口产品使用,不得在国内市场出售 ;加工的产品因故经批准转为内销处理,对其所耗用的进口料、件应照章 补税。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次品、边角余料,根据其使用价值酌情减 免税。

  第五条 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由国家规定的主管部门批准的以产顶进目 录内产品所需进口料、件,可比照本办法由海关作为保税货物进行监管, 进口时缓办纳税手续。上述产品供应给国内用户时,再向海关补纳所用进 口料、件的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并按照规定补办进口手续。

  如国内用户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外商投资企 业供应给该用户的上述产品,也可给予减免税优惠,但应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交验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减免税证件。

  第六条 外商投资企业从有关部门的保税仓库中购进或委托其他企业 代理进口的料、件,视同外商投资企业自行进口并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办 理。

  第七条 经营进料加工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应持有关合同向所在地 海关(或分工管理海关)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并由海关核发《中华人民共和 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 册》(以下简称登记手册)。有条件的企业经所在地海关核准,可以按海关 对进料加工保税工厂的管理规定办理。

  上述料、件进口和加工成品出口时,外商投资企业应持《登记手册》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式3份、货物发票、装箱单等有关单证向进出境地海 关申报。有关海关在《登记手册》上批注、签章后退回外商投资企业,凭 以向所在地海关(或分工管理海关)办理核销手续。

  第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对每个进口合同项下进口的料、件,在有关合 同执行完毕后的两个月内,持《登记手册》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等有关单 据向海关办理核销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对料、件的进口、储存保管、提取使用和转厂加工,以 及对加工制成品的库存、出口和内销等情况,应建立专门账册并按季列表 报送海关核查。对生产周期长的产品,经海关核准,可每半年报送一次。

  第九条 用免税进口的料、件加工的产品,如经批准转为内销,外商 投资企业应从批准之日起一个月内向有关海关补缴原免税进口料、件的关 税和工商统一税。

  第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免税进口的料、件,除因特殊原因经海关核准 的以外,应从进口之日起一年内加工成成品并履行有关合同。

  第十一条 进口的料、件于加工成品后如不直接出口而是转让给另一 承接进料加工复出口的生产企业进行再加工、装配时,进口料、件的企业 应会同该生产企业持凭双方签订的购销或生产加工合同等有关单据向海关 办理结转和核销手续。该承接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生产企业应按本办法 的规定,申领新的《登记手册》,并遵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接受海关监 管。

  第十二条 料、件进口后,如发生更改、转让、中止、撤销合同等情 事,有关外商投资企业应及时向海关办理更改、转让、撤销登记等手续。

  第十三条 为了便利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承接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再 生产企业进行加工、出口业务活动,海关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派出关员驻厂 进行实际监管并可查阅有关账册。上述企业应当提供办公场所和必要的方 便条件。

  第十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不得将作为保税货物进口的料、件及其加工 的产品擅自转让、内销。如发现有关企业有擅自转让、内销以及其他违反 本办法规定的违法行为,由海关依据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令、规定进行处 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1986年12月1日起实行。

海关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33963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海关法律师团,我在海关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