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人大代表为何打断尖锐发言?

2019-05-02 03: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宪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宪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1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列席广东人大会议分组讨论的时,直言司法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尖锐的发言屡次被一位省人大代表打断:“这话可是你说的,不代表我们的意见。
1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列席广东人大会议分组讨论的时,直言司法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尖锐的发言屡次被一位省人大代表打断:“这话可是你说的,不代表我们的意见。”“这话只有全国人大代表可以说,省人大代表不能说。我们都听不见。”“这不是我们组的意见,是你个人的。”最后,这位代表起身对记者说:“不要把我写上,我没有这个意见。”说完,居然走出了会场。(1月24日《南方都市报》)

李永忠究竟说了些什么话,让这位省人大代表如此胆战心惊,忙不迭地自表清白呢?

原来,李永忠在发言中谈到,某些地方存在检察院收取行贿人的保释金后,并没有退还,在某些地方甚至演变成为一种创收行为。“这笔钱收上来,不进国库,而是在检院自己专门的账户里面。行贿人谁要去领那个钱,就是去领刑期,所以永远没有人敢去领。问题就在于,这笔钱怎么管?怎么用?在法律上怎么规定,怎么处理?”他还指出,无论在哪个单位,人权和财权独立,才能保证不出问题。“否则,纪委书记在书记领导之下,就不敢监督书记了。”李永忠代表在这里揭穿了一个谋取部门不正当利益的潜规则,这难道有什么错吗?没有。至于后面提到同级纪委书记不敢监督书记,也是事实,属于反腐败应该考虑予以解决的问题。李永忠的发言,很有针对性,确实比较尖锐,但并不违犯纪律,更没有触犯什么天条。

那么,这位省人大代表为什么要屡次打断李永忠的发言?他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要反复地与之划清界限呢?

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小说中那个切尔维亚科夫,仅仅因为打了个喷嚏,就一次又一次地向职位比他高的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道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直至最后被自己吓死。我当然没有把这位省人大代表比作切尔维亚科夫的意思,但从他身上我似乎看到了那类小公务员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影子,感受到了猥琐胆怯的小官吏可悲的心灵状态,洞悉到了人类根性中的人格失落现象。

很明显,在李永忠发言的时候,这位省人大代表认为他讲的话太尖锐,上级领导听到后会不高兴,会以为全组的人都同意李的观点,会对他们产生不好的印象,甚至会怪罪下来,追究所有在场的人大代表的责任。因而,他害怕了,像那个切尔维亚科夫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洗刷自己,反复声明李永忠的发言与自己无关,甚至说自己没有听见李永忠的发言,直到最后一走了之,彻底与李永忠脱离了干系。

其实,人大代表敢说敢讲并不像这位代表想象的那么可怕。法律本身赋予人大代表讲话的权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已经明文规定,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期间的言论不受追究。高层领导也鼓励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讲真话,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曾承诺允许讲错话,他还说,对于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人,就是要重用。事实也是如此,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敢讲话,讲了不少尖锐的话,有人担心他不能继续当政协委员了,可这次他不仅再次当选,还成了省政协常委。

一个看来尖锐却并不违背法律的发言,把一位省人大代表吓得连连与之划清界限,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们不知道这位人大代表会如何履行自己的权利,谨小慎微至于斯,估计他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议案,也不敢对政府工作提出质询,更不敢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意见。他可能在发言时会高谈“形势大好,海清河晏”,如果会唱歌,可能还会像湖南的一位女代表那样,“唱支山歌给党听”。如果真是那样,我们建议他别当人大代表,去歌舞团干革命文艺工作得了,你一天到晚唱赞歌都行,我们一定为你鼓掌。

说到底,这样的同志, 原本就不适合“当选”人大代表!
宪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56270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宪法律师团,我在宪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