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务员人事任用体系的开放

2019-05-06 19:0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务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务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中国应当逐步放开公务员的人事任用体系,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为国家服务。要吸引人才,无非是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吸引力:这个职位有没有社会地位,是否受人尊重?能

  中国应当逐步放开公务员的人事任用体系,以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源,为国家服务。

  要吸引人才,无非是两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吸引力:这个职位有没有社会地位,是否受人尊重?能有多少影响?有多少的工资报酬——特别是在日益货币化、商品化的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最后是,是否有这样一批希望报效国家,有一定理想主义,热衷公共事务的人,愿意投身到体系中去?

  以上因素,实际上正是我们说的"pull factor":政府公务员体系有多大的“拉力”,能把人才拉进来。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另一个机制,则是制度和程序上的可行性。比方说,一个人有这样的才干与能力,有这样的抱负与理想,同时他并不计较眼前的物质回报——也就是说,对于他个人而言,体制已经有了充分的吸引力、“拉力”,他能不能进入到体制中?目前,除去少部分的面向社会选拔与招聘,政府公务员招聘体制基本还是面向国内本科生。而且,对于在职公务员来说,一般而言,离职/离开体制的话,就很难回去。简单地说,体制是比较封闭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比较死板,面向对象比较单一。

  目前,公务员的报酬相对一些其他行业,比方说金融业,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我们看到,许多学习上的优异分子,也包括一些社会精英的后代,到海外留学,在归国后进入私营部门工作——特别是集中在金融等部门——这完全可以理解。对于他们中自费留学的人来说,海外留学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投资就需要回报;对于白领来说,私营部门(尤其是金融界等)的回报非常高,远非公务员的报酬所能相比。此外,由于中国政府政治系统内有其特定的文化与习惯,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海归恐难以适应,而他们在外资部门工作会更感驾轻就熟。而在政府内升迁所需的大量人事关系技能,及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一个人的机会成本。比方说,如果在企业工作的话,十年间可能已经赚了不少钱;而在政府工作,十年间钱恐怕是赚不了多少了,但升官也不一定能升上去,可能就困在了官僚系统里。最后,如果一个人在海外已有过一定工作经验,恐怕已难以再通过正常渠道进入公务员体系,因为这个体系如上所说,并非那么开放。简单说,就是想进也进不去。

  总总因素,使得在理性选择下,海归们自然地选择进入私营部门工作。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而政府不去解决上述的第二个机制,也就是把公务员体系对私营部门开放的话,就会造成一个奇特的,在我看来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人才外流”现象:一个国家、社会生产的相当一部分精英,而且是越来越大的一个群体的精英,不断地流动到了政府体制外。我想,这是一个近些年来比较新的形势,大概是中国的一个特点,在其他国家可能不一定有。[page]

  中国目前的人才体制是历史形成的。一是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间的界限。除了少数有特殊资源的精英外,两个部门间的人才难以自由流动,一般来说政府并不从私营部门纳入人才。二是政治上的因素。体制外的人,特别是海归,在政治上的可靠性大概不可能同一个出身自国内大学党团组织体系的学生相比。为了保证政治上的持续性、稳定性,就有了在体制内培养的人才中进行选拔的传统(当然,这种人才选拔是否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另一回事)。

  总而言之,这一机制是历史形成的,会逐步不适应今天的需要。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主要特征是,一个私营部门/私营经济在公有经济之外出现、生长、发展、繁荣,日益壮大。这个部门在不断地膨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与私营部门膨胀所相对应的是公有部门的相对与绝对缩小。同时,这个部门所拥有的人才资源库,自然也就越来越少。在改革前的过去,无所谓什么公有经济部门。全社会基本都是非国有就是集体,都属公有经济。一个工程师,当上了一个国有企业的车间主任,表现优异,一路提拔,可以一直做到最高层。我们看到,今天政治局里有不少领导同志,就是这样一个职业发展路径。这样人才选拔机制是,政府政治部门可以从巨大的公有经济部门中挑选那些拥有不错的管理水平的人,进入政府体系,成为公共管理人才。随着中国公有经济部门的相对缩小,其掌握的人才资源也就减少,这样的职业发展途径也就不复存在了。在Baidu充当一个软件工程师,或者在上海通用汽车担任一个车间主任,显然是不能一路升到政治局的。因而,如果政府不进行制度性转变,更广泛地在私营部门聘用人才,也就逐步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了。

  二、越来越多的人才属于“海归”。海归我看可以粗分成两大类,一是大学里学习成绩好的,这些人主要靠自我奋斗而得以出国。留学的费用要么来自奖学金,要么是家庭资助。他们大多在研究生阶段出国。其中,个人认为,以国家来分的话,美国的研究生竞争最为激烈。二是家里比较有条件的,很小就把孩子送出去。比如中学阶段、本科阶段。这些孩子可能有的学习得好,有的学习得不好,但是一般来说,都还能混得不错,特别是那些到了美国的小孩(因为融入主流社会比较容易)。总之,这两类海归应该说构成了中国两类“精英”——一类是自己努力奋斗成才的,另一类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社会精英。(当然,我不是说他们是中国的全部精英,而是说他们是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我前面所说的,很多海归在回国后觉得公务员体系无论是对吸引力,还是招聘程序上的可行性而言,要想进入都比较困难。这样,这部分人才就外流了。[page]

  以上因素说明,中国迫切需要要改变公务员人才招聘体系的制度、思路、观念与文化,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让更多有能力、才干、抱负的人在公共政策与管理上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为了顾及政治上的可行性。可先开放政府公务员体系中的技术官僚领域。比方说经济、环境、资源、卫生等部门。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与其说这是一种建议,不妨说这是我看到的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公务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03529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务员法律师团,我在公务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