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

公务员福利分房

2019-05-07 20: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公务员法律师团队
本地律师团队 · 24小时在线
擅长公务员法
2分钟内响应
导读:
一段时间来,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正在卷土重来。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

  一段时间来,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保障性住房的名义,以各种形式为公务员建实物型住房有不断加剧的趋势,或明或暗的“福利分房”正在卷土重来。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就此表示:公务员住房保障不应当享受“超国民待遇”。(5月28日《重庆晚报》)

  住建部专家陈淮一针见血指出公务员住房保障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危害性。其勇气值得肯定,笔者对此也深有同感。对黎民百姓来讲,福利分房是一个早已远去的词汇,但是公务员反其道而行之,福利分房还在不断加剧,公务员福利如此雷人,让人无法不郁闷。据媒体披露,公务员住房保障,除了建实物型住房以外,还有的地方给公务员发放大额住房补贴。

  尽管公众舆论对此普遍不理解。但是不理解归不理解,给公务员提供福利住房毕竟不同于给水电气定价,需要开听证会征求普通百姓意见。如果没有相应监督问责机制跟进,即便舆论反对,公务员福利分房超国民待遇还会继续蔓延下去。

  问题是,公务员独享福利分房大餐,公平吗?合适吗?公务员既当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权给自己安排福利分房,那么又由谁来给其他行业提供福利分房?其他行业不说发放大额住房补贴,提供实物住房近乎天方夜谭,在经济形势整体下滑的当下,能保住基本的工资待遇与工作岗位都颇不容易。事实上,在房价高企,经济不景气的当下,买不起房,最有切实体会的应是普通群众特别是那些低收入群体,而不是公务员,如果说公务员的住房需要应该满足,那么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又该谁来管呢?失业者、打工者、企业职工有怨言自不必说,事业单位也在进行养老金改革试点,公务员福利分房超国民待遇凭什么一枝独秀?政府住房保障政策优先公务员颇有逆势而动,不合时宜的意味。

  再说,公务员真的穷吗?如果说公务员穷,为何每年那么多人(包括不少高薪白领)执意报考公务员?且不说公款旅游、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这“三公”消费为舆论所诟病,公务员完备的福利系统与稳定的工作环境就足以让人羡慕。去年10月13日各用人机关在网上发布公务员招考信息的第一天,由于访问人数过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被挤瘫,就很能说明问题。报考网站都被挤瘫了,公务员报考热度可以窥见一斑。政府再给公务员安排福利分房,这不是给公务员报考热火上浇油,让黎民百姓骂娘吗?

  本应该给穷人雪中送炭的公共财政政策,结果成了为公务员锦上添花。这恐怕用“权力通吃”来解释比较合适。《圣经》的“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公务员给自己安排福利分房,权力自肥,正是对这种“损所不足而奉所有余”的“马太效应”的最好诠释。[page]

  有经济学家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虽然社会分工千差万别,社会贫富悬殊不可能根本消失。但是,从政策上引导社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应该可以做到。在经济不景气,经济下行趋势尚不可预知的当下,扩大内需,增加民众福利,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政府歪曲住房保障政策,只惦记着给公务员安排福利分房补,显然难与公平划上等号。公务员享受福利分房超国民待遇或许只是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现实缩影,但是公共政策如何更好引导社会公平分配,值得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深思。

公务员法律师团官方
已服务 164824 人 · 2分钟内回复
立即咨询
我是公务员法律师团,我在公务员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相关知识推荐
加载中